“未名之光”已经完成了 5000 万元人民币 A 轮融资,投资方不详
“未名之光”已经完成了 5000 万元人民币 A 轮融资。对于未来业务的规划,团队表示也会考虑幼儿园之外的其他业务,同时基于幼儿园业务和及团队过往的业务进行协同,例如海外国际学校、国际游学亲子游、外教引入等。
除了可以理解为垂直领域的“多彩投”,同样的模式也能在我们过往报道的其他线下服务项目中找到类似的身影,例如萌它宠物,核心逻辑都在于运营方只提供服务,再通过个人财务投资的形式引入资金,实现快速扩张的目标,但难点也在于,以人为导向的服务能力能否和点位层面的快速扩张节奏一致。
未名之光是一个幼教连锁实体品牌融资服务平台,聚焦0—6岁幼教连锁实体品牌投资和运营。
“未名之光”计划以是单体的形式对幼儿园,同时结合团队的资源和过往业务给到幼儿园运营层面的辅助,通过幼儿园的分红获得实际收益。
关于业务逻辑,未名之光在做的事情可以抽象理解为幼教垂直领域的“多彩投”。但考虑到幼儿园服务的特殊性,未名之光并不考虑做成一个平台,也并非简单的项目众筹,因此除了投资标的由未名之光全权负责选择外,在个人投资者的参与上也会进行人数限制、同时保证团队在幼儿园运营管理中的参与度来避免安全风险问题。
未名之光的创始人孙伟提到,在标的选择上,区域性的品牌,例如已经在某省会城市经营了 3~5 家的直营幼儿园,会是未名之光的最佳偏好。对于团队来说,3~5 家的直营能够验证团队的运营和管理能力,同时在区域内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保证后续的招生。
至于如何 pitch 到这些优质标的?孙伟给出的答案是,幼教是一个极度重资产的事情,通常情况下,如果要在区域内做到直营 3~5 家的规模,就需要 10 年左右的时间,后续的规模扩张更是对资金和运营能力的挑战,此外,从选地、租金、前期装修到人员招聘等服务也是未名之光能够给到的服务资源。
为了保证股东的最终的收益,未名之光也会和实际的运营方签订对赌协议,但因为看重的是单体幼儿园的分红,和风险投资不同,未名之光的的业绩对赌更多是从业绩和运营能力来做保证。
考虑到是单体投资而非整体品牌的投资,对于这些分散的投资标的如何进行管理也要求未名之光不能以简单财务众筹的模式在幼教领域分一杯羹。孙伟告诉 36氪,在运营方面,包括招生、日常运营、财务等都会通过信息化系统和实际运营方进行共管,来保证股东权益。幼教的特殊性在于,一旦单个园区发生社会性事件也会,因此强管理一定是必须的。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