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研发商北醒光子完成了B2轮融资,青桐资本继续担任财务顾问
激光雷达研发商北醒于2018年完成了B2轮融资,达泰资本、凯思博投资、凯辉汽车基金合投,老股东IDG资本、顺为资本继续追加投资。青桐资本继续担任财务顾问。公开信息显示,北醒光子于2015年12月获得A轮融资;2016年11月获得A+轮融资;2016年12月获科沃斯B轮投资;2018年2月获得凯辉汽车基金B1轮投资。同时,北醒在CES发布了最新的长距固态激光雷达“Benewake-Horn-X(角龙)”。
官方提供的资料显示,“Horn-X角龙”拥有长达350m的探测能力、水平垂直方向都能达到0.1度的角分辨率。它旨在让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在350m外就能准确地发现目标,并做出及时的判断和操作。“角龙”目标直指L4以上的高级别自动驾驶。
“角龙”资料显示,即使是对于10%的反射率的物体,“角龙”也在250m外就能探测到。而根据最新的公开信息,市面上多数固态雷达这一项关键指标只能做到30-65m。这意味着“角龙”能够给自动驾驶车辆4到8倍的决策和控制时间,从而实现更安全的高级自动驾驶。
资料显示,北醒光子隶属于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是一家固态激光雷达研发商,“北醒光子”是一家固态激光雷达研发商,致力于将昂贵的激光雷达打造成成本可控、能够大规模量产的产品。公司旗下多款激光雷达产品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已登陆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可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避障导航)、无人机(农业植保领域)、机器人(智能家居)、AGV(工业领域仓储物流)等领域。
北醒从从2014年成立至今,一直坚持走固态激光雷达路线,去年参展CES的Flash LiDAR CE30系列,如今已在工业、安防、机器人和无人机等一系列应用场景批量出货,证明了北醒固态激光雷达的性能,以及在大规模生产中的优势。
北醒的联合创始人郑凯称,为了应对无人驾驶未来释放出的庞大需求,公司希望借助过去规模量产的工艺积累,将其复制扩展到自动驾驶市场之中。包括达泰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李泉生、凯思博投资的副总裁赵聪、青桐资本CEO乔建华在内的资方均表示:“北醒拥有固态激光雷达中的核心专利,且在产品量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艺经验,确保领先的技术能够转化为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产品。”
达泰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李泉生表示:“随着无人驾驶规模化落地的到来,固态激光雷达产品市场空间巨大。本次投资是达泰资本在无人驾驶汽车核心硬件领域布局的重要一环,也希望通过达泰在硬科技领域的资源整合,协助北醒不断完善产品。”
团队方面,公司核心研发团队来自美国、德国、法国等多所国外大学及清华、北交、北航等多所国内大学。CEO李远从师于中国发光学奠基人之一的徐叙瑢院士,共发表过国际学术论文(SCI)40余篇。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