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商业卫星公司微纳星空获得数千万元战略投资,将加速推进自主化小卫星平台的研制等
民营商业卫星公司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公司(微纳星空)已于2018年12月获得数千万元战略投资,投资方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长江航天产业基金。
长江航天产业基金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航天三江集团联合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引导基金、武汉市政府投资平台以及其他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总规模为100亿元。
CEO高恩宇表示,本轮融资过后,微纳星空将加速推进自主化小卫星平台的研制,深入研发卫星平台核心部件,推动综合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平台技术的成熟,更多和更快地满足客户需求,“让用户用得起、用得好”。
根据公开信息,微纳星空成立之初便获得了创想天使基金领投、元航资本和中科创星跟投的千万级天使轮融资;2018年9月,微纳星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涌铧资本领投,安芙兰资本、沣扬资本、世纪资本等专业机构跟投,老股东创想天使继续追投。官方表示,微纳星空于2018年完成总计融资达到亿元规模。
微纳星空一家商业航天领域的初创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定位微小卫星的研发设计与制造商,以微小卫星制造为主,向客户提供卫星平台或整星研制服务。地面设备制造为辅。对应的产品线有卫星单机部件、整星制造与地面通信终端。
其中,在卫星平台产品方面,已经形成立方星平台、10公斤级、50公斤级、100公斤级和200公斤级卫星平台系列,适用于窄带物联网通信、互联网宽带通信、中高分辨率光学遥感、高光谱红外遥感、科学与技术试验等领域。
在卫星部组件方面,团队实现了卫星平台核心部组件的自主研发,已研制了系列化的星务计算机、姿控计算机、电源PCDU、星载天线等星上部组件产品,并得到飞行验证。卫星单机和部组件产品主打卖点为高性价比。
在卫星通信地面终端方面,微纳星空面向物联网和互联网应用需求,自主研发的系列化卫星数据采集终端和卫星宽带通信终端,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实现话音、数据、音视频和互联网接入等功能。
目前,团队专业配置齐全,覆盖微小卫星全部分系统,层次配置深,从卫星总师、副总师、主任设计师、主管设计师到产品设计师,工程经验丰富。公司采用灵活的商业化机制,通过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提升经营效率,立志成为国际一流的卫星技术及其应用的承包商,推动全球商业航天发展。
因为卫星小型化技术逐渐成熟,国内外商业航天领域迎来变革的新机遇。以往,卫星的重量多在吨级,成本多在数千万元甚至数亿元,研发周期多在数年,发射成本居高不下,基本至少以亿计,商业卫星多需要花费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收回成本,应用端费用居高不下,想尝试者只能望而却步。微小卫星研制周期短,一般在一年半以内能够完成研制,发射方式灵活,可随其他卫星搭载发射,研制成本和发射成本大为减少,理论上可实现低价。
目前中国商业航天仍处于基础设施搭建期,作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卫星公司也受到资本关注。进入2018年,国内多家卫星创业公司均完成新一轮融资,如,天仪研究院宣布获得1.5亿元A+轮融资,九天微星宣布获得过亿元A+轮融资;银河航天2018年完成多轮融资,估值已超30亿人民币。
关于此次微纳星空获得融资,此前投资人未来宇航研究院创始人、创想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牛旼认为,在目前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卫星制造企业迎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并具有商业链条周期较短、盈利模式清晰的特点,具备核心技术能力的卫星制造企业更容易获得市场订单,也更容易获得资本的加持。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