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停机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直升机停机坪项目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
项目建设期:12个月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16.8亩(约为11,200.06㎡),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8,760.50㎡,其中包括主停机坪、辅停机坪、维修区、加油区及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及公用设施建设。
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7,221.3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工程费、设备安装调试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费用合计为6,568.8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0.96%;建设期利息20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0%;流动资金45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23%。
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7,221.36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为项目企业自筹资金2,721.36万元,占比项目总投资为37.68%,申请银行贷款4,500.00万元(贷款利率按4.5%预估),占比项目总投资为62.32%。
项目目标
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符合国际标准、功能齐全的直升机停机坪,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直升机使用需求。通过优化停机坪的地理位置和配套设施,提高直升机起降效率,确保飞行安全,为各类直升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通过打造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的直升机服务基地,吸引更多直升机使用者和相关企业入驻,促进直升机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致力于推动直升机停机坪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的繁荣。通过提高区域航空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旅游业、紧急救援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项目选址
选址原则
项目选址应选择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易于直升机起降的区域。同时,应避开人口密集区、重要建筑物和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地,确保飞行安全。还应充分考虑直升机停机坪的配套设施,确保各功能区布局合理,便于管理和运营,同时满足直升机使用者的需求。项目还需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选址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因素,确保项目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
地理位置分析
项目选址拟定于我国东部某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项目地交通便利,拥有完善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网络。选址地点靠近主要城市,便于商务出行和紧急救援任务的快速响应。同时,选址区域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直升机停机坪的规划和建设。周边环境相对安静,有利于减少噪音污染,符合飞行安全和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最后选址地点靠近主要交通枢纽,便于直升机与其他交通工具的衔接,提高运输效率。综上,选址区域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有利于项目未来的扩展和升级。
行业市场分析
直升机具有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前后左右和超低空贴地飞行等特殊能力,机动灵活,通用性强,军民两用,应用领域广泛,在维护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首先,直升机可以做低空(离地面数米)、低速(从悬停开始)和机头方向不变的机动飞行,特别是可在小面积场地垂直起降,具有前后左右和超低空贴地飞行等特殊能力。其次,相较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的衍生型号较多,“一机多型”展现了直升机通用性强和应用领域广泛的特点。
直升机最初应用于战场搜索救援等军事领域,世界上第一种批量生产的直升机是军用直升机,随后在民用领域的抢险救灾和医疗救护开始广泛应用。
我国直升机产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从苏联引进米-4直升机图样资料开始生产直5,随后陆续引进生产直8和直9,自行设计研制直11等。直10武装直升机使我国具备了研制生产第三代直升机的能力,以及第四代直升机研制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开始与国际接轨,通过与国外企业的技术合作与产品制造,直升机获得飞速发展。根据航空工业直升机所披露,目前,我国直升机谱系已形成12个机型约60个改型的产品系列,服务于陆、海、空三军,以及国民经济建设。
近年来,我国通航市场航空器保有量规模继续扩大,根据《通用航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2-2041》,截至2021年末,我国通航在役机队规模达到3018架。其中,民用直升机机队规模为886架,占我国通航市场规模的29.36%。目前,我国民用直升机市场主要由罗宾逊、空客、贝尔、西科斯基、莱奥纳多等国际巨头企业占据,绝大多数为国外企业产品,国内企业产品占比较少。截至2021年末,罗宾逊、空客直升机和贝尔三家头部制造商分别拥有318架、229架和167架直升机机队规模,占据我国民用直升机市场80.77%的份额,国产直升机市场份额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预计到2026年,我国民用直升机机队规模将达到1635架;到2041年,规模将超过6000架,其中超轻型和轻型直升机占据重要地位,市场份额预计分别为38.10%和38.80%,数量则分别将超过2000架,主要得益于个人娱乐、低空旅游等市场的发展带动了需求量,而中型和大型直升机市场份额分别为14.2%和8.5%。同时直升机行业及其配套基础建设需求也将增长。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