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中药饮片加工项目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
项目建设期:15个月
建设模式
该项目计划采用设计一招标一建造(Design-bid-build,DBB)模式进行实施。
行业概述
行业定义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的中药材及其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品。中药饮片包括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包括切段、块、瓣),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在产地加工的基础上)、炮炙的饮片。
中药饮片制造是指对采集的天然或人工种植、养殖的动物、植物和矿物的药材部位进行加工、炮制,使其符合中药处方调剂或中成药生产使用的活动。
按照加工方法和最终形态的不同,可以将中药饮片分为传统中药饮片和新型中药饮片两类。传统中药饮片根据加工方法可以分为三类:洗净后直接入药的原型材料、植物药或动物药经软化切制后形成的片和经炮制而成的碎块、颗粒、粉末等。新型中药饮片(即现代中药饮片)指通过现代技术对传统中药饮片进行再处理(如粉碎、提取等),并定量包装而成的颗粒或粉末。它与传统中药饮片最大的区别是:新型中药饮片已失去中药材的原始性状,故从外观上基本无法予以辨别。但由于其用途与传统中药饮片相同,均用于配方,故亦称其为“饮片”。
行业产业链
我国中药产业链环节包括上游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中游中药饮片炮制、加工,下游中成药企、中医院、药店等,中药饮片处于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因此,在产业链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同时,中药饮片除作为中成药的原料外,还可作为药物直接被患者服用,因此,它的发展又不完全等同于化学原料药,具有自身的特点,如受益于医改政策的作用更直接、更明显。
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市场概况
①中药饮片加工行业规模
近几年,中药饮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中药饮片行业在医药产业的市场地位不断地提高。中药饮片作为医药行业中较小的子行业,但其近几年的行业增速均高于医药行业并逐渐成为中药市场的新宠,成为走出国门的一张重要名片。
2013-2017年,我国中药饮片销售情况持续走高,但增长幅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18年,受质量标准逐渐提高以及行业监管趋严,如加强GMP认证和飞检等影响,行业整体应收有所下滑。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057亿元,同比增长13.7%;利润总额249.3亿元,同比增长102.3%。
根据中国医药管理协会发布的《2022年医药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22年,中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5%,据相关机构测算,2022年中药饮片加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170亿元。中药饮片行业利润下降,同比下降31.9%,利润下降的重要原因是中药材价格上涨,导致企业成本上升。
根据中国医药管理协会发布的《2023年医药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23年,中药饮片加工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速分别为14.6%、22.9%。据此,相关机构测算,2023年中药饮片加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487亿元。
未来,随着居民对中医类机构诊疗服务接受意愿的上升,消费者会更倾向于使用中药饮片作为治疗手段,从而带动中药饮片市场的需求增加。此外,中医类诊疗机构也将更加重视中药饮片的使用和推广,从而进一步促进中药饮片市场的发展。
目前国家政策对中药饮片在中医院的销售量产生了如下利好影响:2017年9月以后,公立医院全面实行药品零加成,中药饮片不受该加成限制,公立医院的中药饮片使用量增加;公立医院药占比降至30%以下,中药饮片不在受限范围内,因此使用占比将会提升;国家对辅助用药和中药注射剂的限制日趋严格,中药饮片行业可能会产生替代效应。国家对中医院的利好政策极易扩大下游市场对中药饮片产品的需求,使中药饮片行业进一步扩张。
②中药饮片消费市场
中药饮片的国内主要消费市场包括医院、诊所、药店、网上药店等。其中,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是最大的中药饮片消费市场,许多消费者倾向于从医院购买药品。2022年,广西共有中医类医院141家,已建设1441个基层中医馆,广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覆盖率为98.23%,基本实现全覆盖,建设47个“旗舰中医馆”和36个“中医阁”。随着医保覆盖人群的增加,该消费市场的份额将持续增加。诊所是第二大中药饮片消费市场,在一些没有大型医院的偏远地区,诊所非常受欢迎。药品零售店是第三大中药饮片消费市场,相对于其他渠道来说,消费者从药品零售店购买药品比较方便,随着药品零售店连锁商业化的形成,该消费市场的份额将会不断增加。
从中药饮片细分来看,新冠余震下,补虚药为中药饮片中最受青睐细分类,占比过半;党参、人参、当归、黄芪同比均双位数增长。此外,化痰止咳平喘类及清热类,如川贝母和熊胆,在多轮流感蔓延的情况下,亦呈现强劲增长。
主要结论、建议
本项目实施,企业能够加速技术创新的步伐,推动产品和生产工艺的不断升级,进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一过程中,企业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还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推动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项目充分契合国家及地方“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项目不仅推动了中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助力地方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项目能够提升生产效率,促进产业转型,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本项目选址十分合理,充分考虑了交通便利性、原材料供应、劳动力资源及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确保项目能够高效运行。设计方案符合行业标准及环保要求,兼顾现代化管理需求。整体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完全符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经济条件。
项目不仅能够为一线生产工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还将促进技术研发、管理、营销、售后服务等多个岗位的需求,带动相关行业的人才招聘。通过这些岗位的创造,项目将有助于提升区域内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并推动区域就业结构的多元化和优化,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项目的实施也为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广阔空间,助力区域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