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绿色建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新型绿色建材项目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
项目建设期:16个月
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12,420.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合计为10,947.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8.14%;建设期利息372.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0%;流动资金1,10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86%。
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12,420.10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为项目企业自筹资金5,420.1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3.64%;申请银行贷款7,000.00万元(贷款利率按4.0%预估),占比项目总投资为56.36%。
行业概述
“绿色建材”是指在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等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友好的建筑材料,涉及可持续采集的原料、节能高效的生产过程,以及能促进建筑物能效和室内环境健康的产品(促进建筑节能的建材部分将放在建筑运行减碳部分分析)。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在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由于建筑行业在节能降碳领域尚有较大挖掘潜力,我国正积极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包括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实施举措,为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国家政策为绿色建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发挥了引导性作用。其中,《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了绿色建材2026年和2030年的发展目标。
到2026年绿色建材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2024-2026年年均增长10%以上,总计培育30个以上特色产业集群,建设50项以上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政府采购政策实施城市不少于100个,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达到12000张,绿色建材引领建材高质量发展、保障建筑品质提升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到2030年绿色建材全生命周期内节能、减排、低碳、安全、便利和可循环“水平进一步提升,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度高的绿色建材生产企业和产品品牌。
尽管仍将受到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下滑的影响,但绿色建材应用比例的增加、价格增幅以及对绿色建筑的总体需求提升,仍有望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张。
在政策指导下,绿色建材营业收入预期会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21年该行业的营业收入达到1410亿元,2022年近1700亿元,到2026年将朝着超过3000亿元的目标前进,根据预测至2030年新建绿色建材低碳化生产的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5800亿元。
而水泥行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之一。我国的水泥生产和消费占全球市场的一半以上,碳排放占全国总排放量的约13%,是最难脱碳的行业之一,因此其碳减排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水泥减碳技术分析
水泥的生产过程较为复杂,需完成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粉磨三个工艺环节。在碳排放方面,熟料煅烧环节的碳排放占比为95%以上,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燃烧排放,占35%)以及碳酸盐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过程排放,占60%),而电力消耗产生的碳排放约占全流程的5%。以我国目前的水泥工艺水平,吨水泥的碳排放强度约为0.58吨二氧化碳当量,吨熟料的碳排放强度约为0.86吨二氧化碳当量。目前,我国的水泥生产高度依赖化石燃料,替代能源的替代比例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较低,且过程排放(以石灰石为核心原材料)是水泥行业减排的最大难点。
项目实施效益分析
1、项目的实施建设符合国家、地方产业规划。项目建设将有助于形成产业集群,拉大产业链条,对项目建设地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本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当地新型建材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市场规模和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项目的建成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和活力,是深刻把握“碳中和碳达峰”、能耗双控战略导向,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耗“双控”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把握建筑材料产业科技化、环保化、绿色化发展新趋势的重要举措。
3、本项目选址建设地周边交通运输便利,可利用现有公用工程设施,水、电、气等能源供应有保障。因此,项目选址合理,有利于项目可持续性发展。
4、项目建成后可增加当地利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可直接、间接吸纳相关人员就业,为推动当地就业作出贡献,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