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多项政策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8月18日,山东省威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座谈培训会举行,8名来自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专家,就产业发展现状、发展重点及未来趋势等内容,为威海市相关部门及企业人员集中授课,并为威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布局发展精准把脉,出谋划策。
通过“走出去看、请进来学”相结合的方式,威海市正加紧制定完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细化产业精准招商、重点特色产品打造、产业园区建设等各项举措,加速谋局威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规划布局集成电路产业,是威海市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实现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新突破口。早在今年年初,威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就研究并原则通过了《威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方案》,提出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培育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而在威海市“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争当走在前列排头兵”的新征程中,威海市对打造特色产业高地提出了新要求,聚焦以“四新”促“四化”,在产业模式上来个大转换,努力培育具有威海特色、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单纯的电子产品出口加工,升级发展成各产业链环节协同发展的集成电路产业,这本身就是产业模式的一种转换,是我们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特色产业新高地的现实举措。”威海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规划布局集成电路产业,是威海市在现有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上重点突破的新兴产业之一。“在半导体封装、集成电路设计和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领域,威海市已有一定发展基础。”威海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日月光威海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分立器件封装业务,年产值可达9.8亿元;华菱光电公司组建了接触式图像传感器设计开发团队和工艺技术团队,逐步自行设计专用集成电路;新佳电子公司是IGBT国家标准和交流固态继电器行业标准起草单位之一;山东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在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方面也具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及其下属赛宝工业信息技术研究院,具备为产业提供服务平台的优势。
在对产业优势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威海市提出了“应用主导、设计先行”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思路,以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引进和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重点特色产品,推动半导体装备、重点耗材及特种半导体制造业突破发展。同时,规划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园区,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特色化产业链条。
为了在更高的起点上规划布局集成电路产业,威海市经信委邀请8名行业专家走进威海,为产业发展把脉开方。培训会上,专家从产业机遇、规划方向、政策配套、人才创新等方面,对威海布局集成电路产业提出建议。“根据专家提到的产业发展重点、难点,我们将认真梳理,进一步完善产业扶持政策,科学规划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推动集成电路产业规划迅速落地。”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在完善相关政策的同时,威海市将进一步落实“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支持计划”,积极对接国内外集成电路产业重点企业、知名投资机构和高层次专家学者,做好产业招商工作,谋好威海集成电路产业开篇之局。
观点: 随着全球物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在未来几年,物联网将成为一个极具突破性发展的巨大市场。而对于中国物联网市场发展而言,2016 年,国家“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智能农业、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工业等行业的联动发展,都将成为物联网市场规模提速的重要推动力。预计在未来几年,如高精准度的数据转换芯片、高速的射频传输芯片等集成电路产品都将被更为广泛地应用在各类智能移动终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可穿戴设备等新兴产品中。由于这些新兴领域的电子产品在全球都处于初期发展及应用阶段,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市场需求的双重带动下实现产品自主化的可能性较高,如果能够把握住市场发展机遇,未来这些新兴领域不但将成为集成电路市场新的增长蓝海,也将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