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通过降低交易门槛、允许分割转让、放宽抵押限制等举措,实现了土地二级市场交易量和成交金额的大幅上涨
从太原市国土资源局了解到,自去年全面启动土地交易二级市场试点以来,太原市通过降低交易门槛、允许分割转让、放宽抵押限制等举措,实现了土地二级市场交易量和成交金额的大幅上涨。
什么是土地一级、二级市场?土地一级市场即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土地二级市场,简单说就是土地买了以后,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再进行一次交易,交易方式主要有转让、出租、抵押三种。去年,我市被列入全国28个国有土地二级市场试点城市之一。
试点前,我市土地二级市场开展的主要业务为转让和抵押,建设用地出租业务未开展。由于土地和税费政策对二级市场交易的约束较多,造成了流通不畅。在转让方面,交易的门槛和成本过高,流通限制比较多;在抵押方面,对抵押权人、抵押物价值的约束比较多,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资源的顺畅流动和有效配置。
试点后,我市降低了交易门槛,突破了原有交易限制条件。同时,降低了交易成本,突破了土地交易税费瓶颈。进入土地二级市场交易的,交易契税由现行的4%下调为3%,土地交易手续费根据情况可享有原核定标准的5至8折优惠。此外,放宽抵押权限,突破了抵押权人条件限制。按照债权平等原则,明确自然人、企业均可作为抵押权人,依法申请以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地上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允许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以出让方式取得的科教、医卫慈善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设立抵押权。
试点启动以来,我市共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15宗,面积39.26公顷,交易金额达17.24亿元;办理土地抵押104宗,面积365.5公顷,融资金额258.93亿元,同试点前相比,交易数量增加了5倍,面积增加了20多倍,融资金额增长93%。
土地二级市场,即土地使用权出让后的再交易,土地使用者将达到规定、可以交易的土地使用权,进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易的市场。2017年初,太原市被列入全国28个国有土地二级市场试点城市之一。
太原市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试点工作有关要求,太原市允许未完成开发投资总额25%以上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在签订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合同后,依法办理预告登记,待受让人开发投资总额达到法定要求时,再依法办理不动产登记,这些措施突破了原有交易限制条件,大大降低了交易门槛,促进了土地交易数量和面积的大幅增加。
据介绍,下一步,太原市将通过土地交易二级市场重点解决全市老工矿企业转型发展用地难题,促进闲置和低效用地的盘活利用。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