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发布《关于实施“百万千亿金惠工程”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
湖北省支持小微、民企出新举措。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去年底发布《关于实施“百万千亿金惠工程”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根据该《意见》,到2020年全省金融机构将为100万家民营、小微企业新增1000亿元以上普惠口径贷款(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
据湖北日报1月4日消息, “不断贷、不抽贷、不压贷”,不盲目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需求“一刀切”。《意见》明确提出,对生产经营暂时困难但信用状况良好的小微企业,充分利用无还本续贷方式,解决企业贷款与用款期限错配问题,加大对企业的续贷支持力度。
与此同时,面向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六大“绿色通道”正在构建,即创建票据业务、设立贷款审批、设置贷款管理、建设专营服务、打造服务创新和建立宣传培训等“绿色通道”。
届时,在贷款审批环节,针对小微企业贷款“短、小、频、急”要求,各金融机构将推行“信贷工厂”模式,改造贷款审批流程,向基层下放审批权,简化流程,快速响应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在专营服务上,银行机构将增设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批量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融资贵是不少企业的呼声。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上,《意见》明确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
据统计,目前全省有九成左右的小微企业从未在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意见》提出,新增一批首次融资。对于符合信贷条件的企业,及时足额发放贷款,满足其合理融资需求,对于经营前景好但暂时不满足信贷条件的企业,提供信贷辅导,逐步提高信用等级,促其达到授信要求。
为实现“百万千亿金惠工程”目标,除了新增一批首次融资外,湖北省还将巩固一批抵押担保融资、推广一批质押融资、拓宽一批直接融资、加快一批大数据融资、引导一批低利率融资。
到2018年9月末,武汉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46.6亿元。根据《意见》,湖北省将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质押贷款业务创新,发展股权、收益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权利质押融资模式,引入出口退税质押、仓单质押、保单质押、债券质押等质权融资模式,并合理提高质押率。
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湖北省将健全小微企业失信惩戒机制,定期发布小微企业信贷违约信息,制定小微企业严重失信行为“黑名单”,开展失信联合惩戒。
为了做到让银行从“惧贷慎贷”转变为“敢贷愿贷”,《意见》提出,提高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高出自身各项贷款不良率年度目标2个百分点(含)以内的,或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不高于3.5%的,可不作为监管评级和银行内部考核评价的扣分因素。同时,落实授信尽职免责办法,对符合规定的免责情形,免除相关人员全部或部分责任。增加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金额、户数的考核权重,降低利润指标考核权重。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信贷资源配置、内部考核、客户经理尽职免责等方面,做好系统性安排,加大对民营经济、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落实“百万千亿金惠工程”。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