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轨道交通新材料产业高峰论坛在青岛市城阳区举行
中国轨道交通新材料产业高峰论坛在青岛市城阳区举行。从会上获悉,2018年,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轨道交通产业链产值达到850亿元,形成了完整的高速列车及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在轨道交通车辆、关键系统设备等方面的研发能力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本次论坛吸引400余名国内外知名行业专家参与,围绕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车辆内外饰新材料的应用等核心话题展开交流,旨在为中国轨道交通新材料领域合作修路搭桥、共筑平台。论坛现场还设置了20余处展台、三大展示区域,邀请国内外顶级材料、设备企业展示最新产品技术。会议期间,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与9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是以轨道交通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园区,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推动建设的第一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也落户于此。区域内集聚了中车四方股份、中车四方有限、青岛四方庞巴迪、中车四方研究所四大主机企业,相关轨道交通配套企业200余家,产品本地配套率达到43%左右,生产的动车占全国运营动车组60%的份额、城轨地铁车辆占25%的份额。
城阳区将围绕立体综合全方位“搞活一座城”,全力唱响“复兴号青岛造”,加快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升级、推进科技创新能力突破,抢抓高速磁浮产业发展重大机遇,全面发起抢占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高地攻势,构筑创新产业、创新载体、创新人才、创新金融、创新政策“五创合一”的创新生态。力争到2022年,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300亿元,本地配套率提高到60%以上,奋力把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打造成全市区域发展高端名片、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引领高地、全国高速列车装备制造产业高地、全球轨道交通产业创新高地。
据获悉,目前,电车已完成空载试运行,并具备专家评审资格,理想状态下有望10月份正式试运营,这是青岛,乃至山东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是青岛市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千亿级产业链的重要举措之一。据了解,届时将投入使用的7辆列车都是由本土制造,青岛城阳已成为国内轨道交通整车制造企业最多的地区之一,成为国内动车组、城轨地铁、现代有轨电车及高档铁路客车重要的研发生产基地。
城阳区拥有南车四方股份、庞巴迪、南车四方有限、威奥集团等100多家整车装备及零配件配套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家,产品涵盖了动车组总成、车体、转向架、塞拉门、风档以及车内装饰等多个系统的制造,形成了以大型国有企业为龙头、民营及中外合资企业为主体的多元经济结构和以轨道交通整车制造为主导、零配件研发制造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模式,具备了明显的产业实力和竞争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4年城阳轨道交通产业完成产值507亿元,占全市的85%,其中三家主机厂产值453亿元,占全市轨道交通产业产值的75.8%。
更趋完善的产业链极大的提高了本地产业配套率。据统计,去年三大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合计数为938家,其中青岛地区零部件供应商338家,占全部的36%;城阳区零部件供应商154家,占全部的16.4%。在本地配套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占主体企业采购额的比例方面,去年三大主机厂采购总额327.6亿元,其中青岛地区采购额(包括主机厂本厂生产的核心零部件)115.1亿元,占比35.1%;城阳区采购额(包括主机厂本厂生产的核心零部件)92.5亿元,占比28.2%。
现在,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已经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增长的优势力量,青岛已经成为国内轨道交通装备生产相对集中的地区,其中高档铁路客车研发与制造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动车组和地铁车辆关键技术已经达到国际行业一流水平。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