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3年8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提出,确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目前,各行各业对“智慧”的理念认知逐渐加强,部分行业已经开始运作,作为城市建设重点的污水处理行业也正在进行“智慧”的创新改革,“智慧水务”理念也随之产生。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总理所提的“互联网+”与较早相关互联网企业讨论聚焦的“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基础上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
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了11项重点行动。其中,在“互联网+”绿色生态重点行动中,强调要大力发展智慧环保。利用智能监测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完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增加监测污染物种类,扩大监测范围,形成全天候、多层次的智能多源感知体系。建立环境信息数据共享机制,统一数据交换标准,推进区域污染物排放、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信息公开,通过互联网实现面向公众的在线查询和定制推送。加强对企业环保信用数据的采集整理,将企业环保信用记录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完善环境预警和风险监测信息网络,提升重金属、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风险防范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综合来看,目前水处理行业互联网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政策方面,政府给予了较大的支持。作为传统行业,污水处理行业企业要想摆脱目前的经营困境,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尝试互联网化,开展新的管理经营模式是不错的选择。
中国互联网+污水处理行业模式价值
1、提升污水处理企业运营管控能力
建设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的集团化运营管控平台,实现对运营数据进行决策分析,为企业管控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精细化过程控制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运营管控能力。
2、提升水务企业决策分析能力
建设具有科学的决策支持平台,集中分析过程监控、集成与填报数据,提供专业的分析、管理、支持,并逐步建立工艺仿真模型以及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协助管理层制定科学决策。
3、建设标准化运营管理体系
标准建设标准化运营管理体系,有效减少管理成本以及运营维护成本,使集团化公司业务得到有效扩张,为公司信息化管理、运营战略规划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