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行业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是将太阳能光伏组件发电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即通过建筑物,主要是屋顶和墙面与光伏发电集成起来,使建筑物自身利用太阳能生产电力, 以满足建筑物本身的用电需要。光伏建筑一体化指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物同时设计、 施工和安装并与建筑物形成完美结合的太阳能发电系统。
行业政策
国外政策
欧盟委员会已批准法国57亿欧元(67.1亿美元)的援助计划:欧盟委员会(EC)2021年8月27日表示,已批准法国57亿欧元(67.1亿美元)的援助计划,以支持安装小型建筑太阳能电池板。预算金额为暂定金额,将用于支付授予容量高达500kW的装置的上网电价(FIT)。由于受支持项目的容量低于1兆瓦,援助将在不进行招标的情况下延长。援助计划将持续到2026年,而FITs将授予20年。
单个配合的程度取决于安装的大小和业务模式。换句话说,将根据阵列是将所有电力输出到电网中,还是仅将一部分电力输出到电网中,而其余部分则被消耗,来进行评估。通过这一计划,法国预计将受益于额外的3700兆瓦太阳能发电能力。
《柏林太阳能法案》:联邦德国众议院于2021年6月通过了《柏林太阳能法案》(Berlin Solar Act),要求自2023年起德国首都的所有新建筑都必须安装光伏系统。光伏系统必须覆盖至少30%的屋顶面积,并且住宅建筑还将适用其他各项最低
要求:不超过两套公寓的住宅建筑必须安装装机容量为2kW的光伏系统,3至5套公寓适用3kW的光伏系统要求,6至10套公寓则为6kW。这些新规定的实施将得到柏林投资银行(InvestitionsbankBerlin)的支持,途径包括以投资补助和贷款形式开展的光伏部署资助项目。一旦违反这些光伏系统部署要求,如果是一户或两户的住宅,将支付最高可达5000欧元的罚款。多户住宅的罚款最高可达2.5万欧元,而非住宅建筑最高则可达5万欧元。该新规将适用于所有新建筑,以及现有建筑中屋顶使用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重大改造项目。
国内政策
2020年9月,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愿景目标,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实现减碳目标的重要手段,BIPV也迎来了市场爆发的前夜。碳中和主基调下,绿色建筑承载节能减排重任。绿色建筑作是节能减排重要方式。国内绿色建筑自2006 年起步,2019 年新增绿色建筑占总新增建筑比重升至65%,住建部提出2022 年该比重将达70%。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6 月8 日消息,住建部等15 部门发布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通过提升新建厂房、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比例和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等方式,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例。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相继出台绿色建筑激励政策。
2021年2月广东省发布《广东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提出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
2021年6月29日陕西省提出要大力推进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加快陕北至湖北特高压输电工程及配套电源项目建设,扩大主网外送和“西电东送”电量。加快发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推动陕北—湖北配套光伏、风电项目建设,开展建筑光伏一体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争取一批新能源项目与线路工程同步投产,积极谋划集中式储能项目;
2021年8月13日四川省《成都市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加快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工作方案(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点发展建筑楼宇、农业大棚等分布式光伏发电,推进园区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支持公共建筑安装使用光伏发电系统;
2021年8月18日河南省《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25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经过多年的市场沉淀,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模式及技术路径已逐渐成熟。
现已有超过20个省市发布了BIPV相关政策。
综上所述,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行业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受到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的重视、技术进步以及政策支持的影响。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