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
服务热线
汝城县暖水镇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汝城县暖水镇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汝城县暖水镇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服务方式:文本加电子版
  • 寄送方式:Email发送或特快专递快递(2-3天送达)
  • 咨询热线:400-808-5396
  • 中文版全价:RMB 12000
  • 英文版全价:USD 3000
内容概述
搭建连接政府和农村居民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基层服务管理能力,是落实党中央、国家院关于农村社会发展改革重大战略部署的迫切要求,对于加强农村文件和社会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三五”期问实施的一项重大公共服务惠民工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关于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

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指主要在行政村设置的、为广大农村居民公共生活和社会治理提供服务的综合性场所和重要载体。平台一般应具备基本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其他服务三类功能。其中,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卫生计生、文化体育、就业社保、养老助残、妇儿关爱等;社会治理主要包括组织建设、党员活动、综治警务、司法调解、人口管理等;其他服务主要包括邮政信息、便民超市等。

报告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总论 5
1.1 项目概述 5
1.1.1 项目名称 5
1.1.2 项目建设单位 5
1.1.3 建设地址 5
1.1.4 建设性质 5
1.1.5 建设内容及规模 5
1.1.6 项目建设周期以及进度 5
1.1.7 投资估算 6
1.1.8 资金筹措 7
1.2 可行性研究依据 7
1.2.1 法律法规 7
1.2.2 有关政策性依据文件 7
1.2.3 规范、规程及标准 8
1.3 可行性研究范围 8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8
1.5 可行性研究结论 9
第二章 项目的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10
2.1 项目建设的背景 10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2
第三章 群众需求分析及项目建设内容 13
3.1 项目建设的群众需求分析 13
3.1.1 泉源村项目建设需求分析 13
3.1.2 巷头村项目建设需求分析 13
3.1.3 塘丰村项目建设需求分析 14
3.2 项目建设内容 14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选址分析 15
4.1 选址原则 15
4.2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5
4.2.1 地理位置 15
4.2.2 自然条件 16
4.2.3 市政、交通条件 18
4.2.4 项目用地类别及基本情况 18
4.2.5 项目前期完成工作条件 18
4.2.6 征地拆迁及施工条件 18
第五章 建设方案 19
5.1 规划设计 19
5.1.1 规划设计依据 19
5.1.2 规划指导思想 19
5.1.3 规划布局 20
5.2 建筑结构方案 20
5.2.1 建筑方案 20
5.2.2 结构方案 20
5.3 供配电工程 22
5.4 综合布线及弱电 24
5.5 给排水工程 24
5.5.1 给水工程 24
5.5.2 排水工程 25
5.6 环卫设施规划 26
5.7 消防 26
5.8 其他基础配套设施 27
5.8.1变电房或变电箱 27
5.8.2垃圾收集站的设置考虑 28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29
6.1 环境评价依据及执行标准 29
6.1.1 环境质量标准 29
6.1.2污染物排放标准 29
6.2 污染控制目标 29
6.3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30
6.3.1 施工期污染排放情况 30
6.3.2 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 30
6.3.3 施工期水污染防治 31
6.3.4 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 32
6.3.5 固废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33
6.3.6 表土保护 34
6.4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34
6.4.1 营运期污染源强分析 34
6.4.2 营运期大气污染防治 35
6.4.3 营运期噪声污染防治 35
6.4.4 绿化 35
6.5 环境保护的建议 36
第七章 节能节水方案分析 37
7.1 编制依据 37
7.2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37
7.3 节能措施 37
7.4 节能研究 37
7.5 节能节水措施 39
7.5.1 节能措施 39
7.5.2 节水措施 40
7.6 道路节能 40
7.6.1 道路设计阶段节能 40
7.6.2 道路施工阶段的节能 41
7.6.3 道路运输中的车辆节能 42
7.6.4 道路照明节能 43
第八章 项目建设周期及进度 45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6
9.1 投资估算 46
9.1.1 编制依据 46
9.1.2 投资估算范围 46
9.1.3 投资估算 47
9.2 资金筹措 49
第十章 社会评价及风险分析 50
10.1 社会影响分析 50
10.2 互适性分析 50
10.3 社会风险分析 50
10.4 社会评价结论 51
第十一章 招标管理 52
11.1 编制依据 52
11.2 招标管理 52
11.3 发包方式 53
11.4 招标组织形式 54
11.5 招标方式 54
11.5.1 公开招标 54
11.5.2 邀请招标 55
第十二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6
12.1 结论 56
12.1.1 本项目与产业政策、规划的相符性 56
12.1.2 本项目的社会效益 56
12.2 建议 56

 

客户评价

更多>

更多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