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截至12月6日24时,2963.8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4585万台
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数据平台显示,截至12月6日24时,2963.8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4585万台,带动销售2019.7亿元,其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超过90%。
近期,各地深入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用时79天,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仅用40天,更新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各地一视同仁支持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注册地企业参与政策。例如,重庆11次增补政策参与企业,销售门店由1318家增至9053家;四川动态调整企业名单,目前销售企业6482家,回收企业2121家。
各地简化资金审核环节,优化补贴申领方式,减轻政策参与企业垫资压力。例如,湖北按照“每天一审核、两天一公示、一周一拨付”要求,确保企业垫资时间最长不超过7天;河南郑州依托政务平台“郑好办”组建专班,通过数智化手段提高审核效率;山西围绕加快资金兑付制定专门政策,实行滚动清算,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
同时,为便利居民交旧换新,各地改造提升废旧家电回收网络,便利消费者交售旧机,推动形成“去旧更容易、换新更便利”有效机制。吉林组织61家回收企业,300余台回收车辆,完成收旧购新近40万台;北京设置10211个废旧家电家具等大件垃圾投放点,基本做到居住小区(村)全覆盖;湖北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以旧换新一站式服务,通过“一机一码”实现废旧家电回收全链条可追溯。
与此同时,各地密切跟踪家电以旧换新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加强全流程监管,做好风险防控,有力保障资金安全。目前,全国10余个省份发布加强监管相关通知。例如,四川市、县两级开展联合执法监督,查处虚开发票、销售凭证存疑等违规企业11家;河南新乡成立10个督导组,开展大回访活动,严查商家虚假宣传、乱涨价等违规行为;贵州省级平台建立交易预警处置机制,及时进行预警风险排查,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