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会是以后传统园区的发展替代?
智慧园区是指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整合应用,实现透彻感知、全面互联到深入智慧的一种形态。它不仅仅是硬件升级和信息化平台的搭建,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基础和手段,提升对企业和产业的服务能力,促进产业集聚,构建园区产业新生态。
智慧园区行业优势分析
智能化管理:智慧园区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园区内各类设备、设施和资源的互联互通,提高了园区的运行效率。自动化技术和数据分析的应用,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信息化系统:智慧园区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平台和数据中心,实现了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促进了协同工作。大数据分析和挖掘为园区提供了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和决策依据,提升了园区的竞争力。
安全保障:智慧园区配备了视频监控、门禁系统和火灾报警等安全设备,实时监控和记录园区内的安全情况,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事件,确保园区内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智慧园区能够实时监测和调整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优化了园区内的交通流,提高了出行效率。
提升用户体验:智慧园区提供智能停车、智能巡检、访客指引等服务,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了便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智能导航系统方便员工和访客的出行和停车,提高了园区的便利性和用户体验。
促进创新和发展:智慧园区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创新孵化服务和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了创新创业活动。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了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
高效管理与运营:智慧园区通过实时监控与调度、资源优化配置和决策支持等功能,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智能运维系统对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运维成本。
绿色环保:智慧园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环境监测系统,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推动了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
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为促进智慧园区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发布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出持续开展5G应用“扬帆之城”总结评估,建设5G应用规模发展城市,鼓励地方对推动5G规模化应用成绩突出的企事业单位等给予政策倾斜,加大对5G应用发展支持力度。依托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具备地方、行业特色的5G产业园区,加速形成集约高效、方案成熟的中小企业5G应用创新发展模式。
如:《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展用户侧新型储能。围绕大数据中心、5G基站、工业园区等终端用户,依托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合理配置用户侧储能,提升用户供电可靠性和分布式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加强工业企业减污降碳、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产品绿色设计等标准研制,探索研究数字赋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标准,研制尾矿、煤矸石、冶炼渣、磷石膏等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标准。
《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与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楼宇等用能场景深度耦合,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综合能源服务绿色低碳效益。
《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促进产业园区提级扩能。推动同质低效产业园区整合升级,构建高水平专业化产业服务支撑平台。建立健全以亩均效益为重要考量的产业园区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作为扩区、调区、升级的重要依据。
行业竞争格局
智慧园区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顶层设计、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感知和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中台、智慧化解决方案等多个环节。因此,园区的智慧化项目建设中,参与的企业众多,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基础设施集成商,指由园区基础设施集成方向进入智慧园区市场的企业,包括园区硬件设备商、大型通信技术商和大型通信运营商,如三大运营商、华为、中兴、阿里、腾讯等;二是运营管理服务商,指专注于智慧园区业务的信息应用软件企业,为园区提供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如飞企互联、四格互联、左邻永佳、天安云谷(智慧园区运营公司)、汇智软件等。三是通过单一赛道搭上“智慧园区”概念的厂商,如智慧出行厂商、智能门禁系统厂商等,原则上这类企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企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企业如华为、海康威视、腾讯、阿里巴巴等已经在智慧园区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而国外企业如IBM、思科等也在积极拓展业务。总体来看,国内外企业竞争激烈,但合作趋势也日益明显。从智慧园区运营服务市场参与主体来看,由于业务覆盖面较广,市场参与企业较多、业态丰富,中小园区市场竞争整体较为分散、充分竞争特征明显。
智慧园区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技术融合与创新应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将是智慧园区发展的关键。5G的高速率、低时延与高可靠性为AI算法模型的实时运算与海量数据快速传输提供保障,助力智能监控和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毫秒级精准识别与预警,动态优化园区资源配置。物联网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构建园区智慧感知与决策大脑,实现从数据洞察到决策执行的高效转化,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双碳”战略下的绿色低碳发展:智慧零碳园区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ICT技术的持续创新,实现对园区基础设备的光电重构,打造极简的零碳园区;通过能源路由器、能源云脑、光伏发电机及新能源组件的应用,实现极致碳效提升;通过园区智能微网对电力系统“源网荷储”的协同,形成以碳作为交易单元的绿电供需新秩序。
市场扩展与政策支持:随着“数字中国”、“中国智造”、“新基建”等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双碳”目标的强力驱动,智慧园区建设将在2025年迎来更广阔的空间。预计到2027年,中国智慧园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高位。政策与技术的双重加持下,智慧园区市场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极,吸引大量资本与企业涌入,重塑产业投资与发展格局。
场景功能精细化与全面智能化:未来智慧园区将依托新型物联感知基础设施和数字平台,提供融合贯通的聚合服务、数据服务,实现由单点智能到全场景智能的转变。园区管理者、企业、个人等对于智能化系统的要求不断提升,推动园区内各类智能化场景的建设往更加精细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园区管理、企业经营、人居生活等场景不断丰富智慧化应用。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