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产业发展现状、政策环境、行业问题及趋势方向分析
大豆是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90厘米,大豆蛋白质含量为35%~40%。在我国,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同时,其不仅是植物油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还是饲料、化工等行业的关键原料。大豆行业涵盖大豆种植、加工及流通全链条,其加工分为粗加工(豆粕、饲料)和深加工(大豆蛋白、磷脂、发酵品等)。
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大豆是中国种植面积和产量最高的豆类作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豆类种植面积为17991.2万亩(约合1.8亿亩)、产量为2384.1万吨,其中,大豆种植面积为15710.7万亩(约合1.57亿亩)、产量为2084万吨——在全国豆类种植面积与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分别高达87.32%、87.41%。
我国是全球消费大豆的主要国家之一,每年消费量超过1亿吨。我国大豆消费结构上主要分为压榨消费、食用消费、种用消费、损耗及其他消费,其中大豆最主要的消费去向和消耗途径是压榨消费。2023年,我国全年大豆新增供给量达12558万吨(约1.26亿吨),包括进口大豆10474万吨,国产大豆2084万吨,进口依存度高达83.41%。
贸易规模
目前我国大豆的进口依存度很高,大豆进口量接近是国产的5倍,而且我国大豆进口/消费比值近年来一直保持80%以上,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大豆相关产品进口量为9861.11万吨,较出口量(7.29万吨)高出9853.82万吨;
进口金额为592.08亿美元,在2023年全国农产品进口金额(2359.18亿美元)中所占的比重约25.1%(1/4以上);出口金额为0.86亿美元,在2023年全国农产品出口金额(1001.45亿美元)中所占的比重约0.09%;贸易逆差达591.22亿美元。
政策环境分析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趋紧,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向来受到国家、政府的重视。近年来,国家及政府层面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大豆行业发展,建设大豆全产业链大数据,加快大豆品种更新换代,实现大豆增产增效。
如,《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巩固大豆油料扩种成果,支持发展高油高产品种。
《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中提出深入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稳步提高食用植物油自给率。
《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聚焦大豆和油料生产、生猪和“菜篮子"工程、油茶扩种和低产低效林改造,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行业问题剖析
原料供应风险
由于国内大豆产量不足,大豆行业高度依赖进口。这导致行业面临原料供应风险。
成本压力
种子、化肥成本上涨压缩种植利润。
技术瓶颈制约
深加工技术落后于欧美,附加值产品占比低。
重点企业分析
九三集团:九三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之一,业务涵盖大豆加工、油脂加工等多个领域。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中粮集团:中粮集团作为综合性农业企业,在大豆加工行业中具有显著优势,其业务范围广泛,涉及大豆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益海嘉里:益海嘉里是全球领先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其在大豆加工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均处于行业前列。
中储粮:中储粮作为国家粮食储备和调控的重要力量,在大豆加工行业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其稳定的供应链和强大的物流体系为其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持。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与方向
产能提升:政策推动种植面积扩大,目标2030年自给率提升至25%。
技术升级:智能化种植、生物育种技术提高单产。
绿色转型:发展非转基因大豆、有机豆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产业链整合:龙头企业向下游延伸,建立全产业链优势。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