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护肤行业市场规模、产业链、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
美容护肤行业属于化妆品大类,指通过涂擦、喷洒等方式施用于人体表面(皮肤、毛发等),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核心涵盖护肤品(占比60.5%)、彩妆(21.3%)及洗护用品(15%)三大类。其中护肤品主导市场,包括脸部护理(面霜、精华等)、身体护理及功效型产品(美白、抗衰等)。
行业市场规模及现状分析
2024年中国美容行业总体市场规模达7850亿元,同比增长16.3%,2025年预计突破9000亿元。生活美容服务市场规模约4200亿元,医疗美容市场规模约2350亿元,仪器及产品零售约1300亿元。
未来,美容护肤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5年预计突破9000亿元,其中生活美容服务、医疗美容及关联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行业产业链分析
上游环节
主要涉及原料研发与生产,包括活性物(如重组胶原蛋白、植物提取物)、保湿剂、油脂等原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代表性企业如华熙生物(玻尿酸原料全球市占率47%)、巨子生物(重组胶原蛋白产能占全国60%)。
中游环节
涵盖制造与品牌运营。品牌商通过大单品策略和渠道创新抢占市场,代工厂则提供柔性生产服务。例如珀莱雅通过双抗精华等产品实现增长,敷尔佳通过医美敷料拓展功能性护肤品市场。
下游环节
包括销售渠道,主要有医院、药店、商超、美容院及电商等。头部企业如植物医生2024年门店达4328家,同时布局京东、天猫等主流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行业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分析
美容护肤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国际品牌占据主导、国货品牌快速崛起的态势,重点企业包括欧莱雅、雅诗兰黛、宝洁等国际巨头,以及贝泰妮(薇诺娜)、敷尔佳等国货代表。
国际品牌主导:2023年护肤品市场CR10约50.3%,欧莱雅、雅诗兰黛、宝洁分别以18.1%、7.4%、4.9%的市占率位列前三,国际品牌在技术研发和市场份额上占据优势。
国货品牌崛起:国产功能性护肤品市场份额快速增长,贝泰妮(薇诺娜)以19.5%市占率领先行业,敷尔佳通过医美产品拓展实现快速崛起。2025年数据显示,功能性护肤品行业CR5达50.4%,国产品牌占比显著提升。
贝泰妮:专注敏感性肌肤护理,通过“械字号”与“妆字号”组合覆盖院线、药店及线上渠道,2024年营收达5.97亿元,同比增长22.89%。
敷尔佳:以医用敷料为基础扩展至精华、乳液等多剂型产品,凭借医美修护领域积累口碑。
绽妍生物:通过医研共创和临床数据支撑产品开发,覆盖院线、药店及线上平台,2024年营收增长22.89%。
行业发展趋势与发展方向分析
科技融合:
AI定制配方+智能检测设备普及;
合成生物技术推动原料创新(如重组胶原蛋白)。
绿色美容:"纯净美妆"(CleanBeauty)需求上升,环保包装占比提高。
渠道深度整合:
抖音自播占比需提至50%+,降低达人依赖;
私域运营提升复购(目标ARPU+30%)。
全球化布局:
本土品牌出海加速(东南亚为重点市场);
国际品牌加码中国研发(如欧莱雅上海研发中心)。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