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梯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预测
全球电梯行业概况
作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梯与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房地产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近些年,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们对便捷生活要求的提高,电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目前,国际电梯市场呈现发达国家和地区需求稳步增长、新兴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特征。 具体来看,发达国家如英、美、日、德、法、意等国家电梯保有量水平较高,由于人口增长缓慢, 其电梯保有量基本保持稳定, 但其每年电梯需要量仍保持5%-7%的增长,主要原因如下:第一,老旧电梯的淘汰和更新,以适应安全、节能、环保的发展要求;其次,技术法规的更新和新法规政策的出台。其中涉及人身安全的强制性条款会导致既有电梯经过改造仍然不能满足要求而被强制报废;第三,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或既有建筑功能性改变需要更新电梯设备。
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市场原有电梯数量很少,但由于近几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发展迅速,所需电梯数量增长较快。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电梯行业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调查报告》指出:电梯需求量增长最迅速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包括亚洲、拉丁美洲、东欧、非洲和中东。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家经济增长强劲,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拉动了当地对电梯的需求;伊朗、以色列、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约旦、叙利亚等中东地区国家由于石油出口带来的雄厚资金,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也带动电梯需求量快速增长。
中国电梯行业发展概况
中国电梯行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①行业起步阶段: 1908 年,上海汇中饭店安装了我国第一台由美国奥的斯生产的电梯。 1932 年,上海大新公司安装了两台单人自动扶梯。 1980 年以前,全国电梯年均产量仅有数百台,行业发展较为缓慢,电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②外资品牌垄断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起,自第一家瑞士电梯投资组建迅达电梯有限公司,外资品牌陆续通过独资或合资方式进入垄断国内整机市场,以固和抢占国内电梯市场份额。同时大量民营企业进入电梯制造工业,从为外资企业生产配套零部件开始,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消化技术,积累资本,改进经营管理水平,并逐步转型为整机制造企业。
③民族品牌崛起阶段:根据《建设机械研发 60 年的历程回顾与前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上世纪 90 年代率先开发了中高速交流客梯、变频调速无机房电梯、公交型自动扶梯等 5 种整机技术,并将技术提供给国内 30 余家生产企业,为民族电梯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 21 世纪,一批民族电梯企业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包括康力电梯、江南嘉捷、远大智能、梅轮电梯等一部分具有一定规模的民族电梯企业迅速完成了从研发、设计、制造到安装维保在内的完整业务链建设,尤其在中低速电梯产品方面,凭借较高的性价比,逐渐打破了外资品牌对我国电梯市场的垄断。 通过学习外资品牌带来的国际化技术标准、管理模式、经营理念,我国电梯企业实现了高起点发展。我国电梯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直接与国际接轨,基本消除了国产电梯进入国际市场的技术障碍,国内电梯企业已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未来电梯行业的竞争发展方向
价格竞争
价格竞争是未来一段时间持续竞争的重要手段,一些一、二线品牌会将竞争的主线放在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进行持续的价格竞争。随着参与的厂家越多,价格的竞争传导到市场上就越明显,消费者可选的空间越大,就会越来越压缩二、三线品牌的生存空间。
售后服务市场的争夺
电梯行业的售后服务市场是一个比较大的市场,随着产品毛利润的下降,越来越多的厂家会将注意力的目光转移到这个后服务市场。国内最早的电梯安装于2001年,电梯的使用寿命约在15-20年,也就意味着未来会有一大批的电梯进入维保,进入更新的时期,旧电梯替换基本上就是属于新购电梯进行安装,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大。另外,政府主导的公信力、市场透明、程序正义等等要求,越来越多的电梯项目的选择和使用要经历招投标流程,一些资质不全、品牌、产品技术含量不够、产品不够创新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
在经历了过去两年的经济下行期,电梯行业形成了“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发展局势,而随着房地产的回暖又给电梯行业带来新发展的阶段。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