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金融将迎来发展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贸易金融是伴随着贸易发展而出现的,贸易金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甚至最初的商品交换时期。它最初始的业务仅是为各国贸易商的贸易活动提供汇兑和支付,之后逐步扩展到与贸易相关的资金融通、现金流管理等。先期银行为企业提供的贸易服务主要集中在汇款、信用证和托收等传统结算方式,贸易融资的形式以最基本的押汇为主。
《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17)》显示,据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不完全统计,近5年中国商业银行整体国际结算量分别约为65853亿美元、74432亿美元、74907亿美元、68988亿美元和71509亿美元,波动相对稳定。
中国银行业协会黄润中秘书长表示,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逐步深化、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回暖向好、以及中国银行业在全球的相对地位逐步提升等大背景下,贸易金融将迎来发展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贸易金融未来将呈现六大发展态势
一是以企业为中心的综合化贸易金融服务需求增加。近十来年,企业集团越来越成为国际经贸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二是国内贸易蕴含巨大业务机遇。国内产业规模扩展、内部分工深化催生国内贸易与流通快速增长,蕴含丰富的资金管理、支付结算、贸易融资、担保增信业务机遇。
三是大宗商品融资业务面临增长机遇。我国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争取全球大宗商品资源计价权、定价权,推动面向国际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和境内外要素市场互联互通,推动原油等战略性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交易。
四是跨境电商的迅速崛起。跨境电商业务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五是“一带一路”沿线贸易金融和对外担保业务需求增长。一方面,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将保持高速增长,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机械、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将迎来快速发展,银行可围绕双边快速增长贸易提供结算、融资、担保等本外币一体化服务;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动境外工程承包快速发展,银行投标、预付款、履约等保函发展面临巨大机遇。
六是金融科技变革贸易金融业务模式。金融科技并未改变传统金融业务资金融通的核心本质,而是改变了技术在金融活动过程中的流程与重要性,将技术端从过去的支持、辅助性工具推向前台。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