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纺织印染行业问题剖析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减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有效途径。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变化,绿色理念在全球范围的盛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社会等新名词也相继出现。低碳经济是以“三低”为基础(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通过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在新的贸易格局下,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导向标。面对全球倡导低碳经济的革命性主张,面对白热化的贸易竞争,我国整个纺织印染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技术设备落后、产品质量标准问题等很可能受到其他国家绿色壁垒的阻碍,纺织印染行业极有可能因不实施“碳减排”限额被征收“碳关税”。因此,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扶持高科技纺织产品研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纺织印染行业的低碳经济已是势在必行。
低碳纺织印染现存问题
1、低碳经济概念模糊
国内外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各项指标更多的是停留在概念阶段。国际上对低碳纺织、低碳服装、标注碳指标等也缺乏明确的标准。同时,我国现有的纺织印染行业碳排放的基本情况仍不清晰,对碳排放量没有具体的评价指标,缺少相关的信息资料,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处于模糊状态。
2、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我国沿海地区由于资源成本和生态环境的约束,严重影响到纺织印染产业的发展进程。因此为优化纺织产业布局,加快纺织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步伐已是势在必行。
3、能耗居高不下,节能减排压力大
目前我国大部分纺织工业产品单位综合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就单个纺织印染企业而言,其耗能、排污都构不成多大的环境问题。但由于整个行业的容量大,制造过程长,就形成了行业总体资源消耗多,污染排放大的现象。
4、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不足
商务部监测的多种纺织品中86.9%是供过于求的。产能过剩不仅占用了定额的“碳排放量”,更是增加了之后相关事宜的“碳排放”的负担。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已是刻不容缓。
低碳纺织印染发展趋势
1、实现纺织印染行业由大变强战略目标,发展低碳经济。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为导向,制定行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发展低碳纺织。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进纺织低碳经济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制约因为在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工艺、设备落后等。因此,在国家政策、战略目标的指导下,需要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经济政策体系和市场体系,建立全面的“节能减排”综合管理体系,对纺织产品实现全过程的能耗监测和控制,引导纺织印染产业向低耗能、高效益的方向发展,推进纺织印染行业低碳经济的发展。
3、开发再生环保纤维和天然纤维,生产地低碳纺织品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