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铁合金行业市场运行现状铁合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趋势 2023-11-02 06:56:14 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
铁合金是指以铁为主要成分,加入一种或多种其他元素,经冶炼或机械加工而成的合金。铁合金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钢铁、铸造、化工、电力等领域。根据不同的添加元素,铁合金可以分为硅铁、锰硅、硅锰、铬铁、镍铁、钼铁等多种类型。

2023年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引领下,钢铁工业作为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作为钢铁工业的上游产业,铁合金行业也需要加快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本文将从供需、价格、成本、出口等方面,分析2023年中国铁合金行业的市场运行现状,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供需方面
根据同丰咨询发布的《中国铁合金行业市场研究报告(2023版)》,2023年上半年,受国内外疫情影响,钢材需求增长放缓,钢厂采购节奏有所调整,导致铁合金需求相对低迷。同时,受能耗双控政策影响,部分地区出现限电或停电现象,影响了铁合金生产。因此,2023年上半年,中国铁合金产量同比略有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具体来看,2023年上半年,中国硅铁产量约为230万吨,同比下降8.7%;锰硅产量约为450万吨,同比增长10.8%;硅锰产量约为380万吨,同比增长5.6%;铬铁产量约为110万吨,同比下降2.7%;镍铁产量约为40万吨,同比增长20%;钼铁产量约为2万吨,同比增长10%。从各类铁合金的产量变化可以看出,锰硅、硅锰、镍铁和钼铁等品种表现较好,主要受益于其较高的生产利润和出口需求;而硅铁和铬铁等品种表现较差,主要受制于其较低的生产利润和环保压力。
从地区分布来看,2023年上半年,中国主要的铁合金生产地区仍然集中在内蒙古、宁夏、新疆、四川、云南等地。其中,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硅铁生产基地,占全国硅铁产量的近40%;宁夏是中国最大的锰硅生产基地,占全国锰硅产量的近30%;新疆是中国最大的镍铁生产基地,占全国镍铁产量的近60%;四川是中国最大的硅锰生产基地,占全国硅锰产量的近40%;云南是中国最大的铬铁生产基地,占全国铬铁产量的近50%。这些地区的铁合金生产优势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低廉的电力成本和良好的地理位置。
展望2023年下半年,随着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的改善,钢材需求有望逐步回升,尤其是基建、汽车、机械等领域的用钢需求有望增长。这将带动铁合金需求的增加,尤其是硅铁、锰硅等钢铁用铁合金的需求。同时,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钢铁工业将加快低碳转型,提高钢材质量和附加值,这将促进高品质铁合金的需求,尤其是硅锰、镍铁、钼铁等特种铁合金的需求。此外,随着国际市场的复苏,中国铁合金出口也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尤其是对于欧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出口。
从供应方面来看,2023年下半年,中国铁合金产量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将有所放缓。一方面,受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部分地区仍将面临限电或停电的风险,尤其是在冬季用电高峰期。这将对铁合金生产造成一定的制约,尤其是对于高耗能、高排放的铁合金生产企业。另一方面,受成本上升和价格下降的影响,部分铁合金生产企业的生产利润将会下降,甚至出现亏损。这将导致部分铁合金生产企业减少或停止生产,尤其是对于中小型、低端、低效的铁合金生产企业。因此,2023年下半年,中国铁合金供应端将呈现出结构性优化和集中度提升的趋势。
综上所述,2023年下半年,中国铁合金供需两端都有望实现稳定增长,但增速将有所放缓。从供需平衡来看,预计2023年下半年中国铁合金市场整体将呈现出相对平衡或略偏紧的状态。不过,由于不同品种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部分品种和地区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在市场运行中需要注意各类铁合金之间以及各地区之间的价格差异和流动性差异。
二、价格方面
根据五矿期货发布的《铁合金 2023 年年度报告: 产能置换故事将告一段落,乐观预期 难照进现实》,2023年上半年,中国锰硅和硅铁价格呈现出震荡下行的走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钢材需求疲弱。受房地产行业走弱和宏观经济放缓的影响,钢材需求增长明显放缓,钢厂采购节奏有所调整,导致铁合金需求相对低迷。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粗钢产量为6.2亿吨,同比增长3.2%,增速较2022年同期的12.7%大幅下降。钢材消费量为5.8亿吨,同比增长2.8%,增速较2022年同期的9.6%也有所回落。
(2)铁合金供应过剩。受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限电或停电现象,影响了铁合金生产。但是,由于铁合金生产企业的产能置换进度较快,以及部分地区的电力供应相对充足,导致铁合金供应端仍然保持较高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硅铁产量为230万吨,同比下降8.7%;锰硅产量为450万吨,同比增长10.8%。从品种来看,锰硅供应明显过剩,而硅铁供应相对平衡。
(3)原材料价格上涨。受国际市场需求和汇率波动的影响,2023年上半年,铁合金原材料价格呈现出上涨趋势。根据五矿期货发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国内外锰矿价格分别上涨了15%和20%,国内外硅金属价格分别上涨了10%和12%,国内外铬矿价格分别上涨了8%和10%。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铁合金生产成本的增加,压缩了铁合金生产利润。
(1)钢材需求回升。随着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的改善,钢材需求有望逐步回升,尤其是基建、汽车、机械等领域的用钢需求有望增长。这将带动铁合金需求的增加,尤其是硅铁、锰硅等钢铁用铁合金的需求。
(2)铁合金供应收缩。随着能耗双控政策的进一步落实,部分地区仍将面临限电或停电的风险,尤其是在冬季用电高峰期。这将对铁合金生产造成一定的制约,尤其是对于高耗能、高排放的铁合金生产企业。同时,受成本上升和价格下降的影响,部分铁合金生产企业的生产利润将会下降,甚至出现亏损。这将导致部分铁合金生产企业减少或停止生产,尤其是对于中小型、低端、低效的铁合金生产企业。
(3)原材料价格稳定。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和汇率波动的平稳,2023年下半年,铁合金原材料价格有望保持相对稳定。根据五矿期货发布的预测,2023年下半年,国内外锰矿价格将分别维持在800元/吨和1000元/吨左右,国内外硅金属价格将分别维持在7000元/吨和8000元/吨左右,国内外铬矿价格将分别维持在4000元/吨和5000元/吨左右。原材料价格的稳定将有利于铁合金生产成本的控制,提升铁合金生产利润。
综合以上因素,2023年下半年,中国锰硅和硅铁价格有望出现反弹。根据五矿期货发布的预测,2023年下半年,中国锰硅价格将从6月份的6500元/吨上涨到12月份的7500元/吨,涨幅达15.4%;中国硅铁价格将从6月份的6200元/吨上涨到12月份的7000元/吨,涨幅达12.9%。

2023年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引领下,钢铁工业作为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作为钢铁工业的上游产业,铁合金行业也需要加快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本文将从供需、价格、成本、出口等方面,分析2023年中国铁合金行业的市场运行现状,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供需方面
根据同丰咨询发布的《中国铁合金行业市场研究报告(2023版)》,2023年上半年,受国内外疫情影响,钢材需求增长放缓,钢厂采购节奏有所调整,导致铁合金需求相对低迷。同时,受能耗双控政策影响,部分地区出现限电或停电现象,影响了铁合金生产。因此,2023年上半年,中国铁合金产量同比略有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具体来看,2023年上半年,中国硅铁产量约为230万吨,同比下降8.7%;锰硅产量约为450万吨,同比增长10.8%;硅锰产量约为380万吨,同比增长5.6%;铬铁产量约为110万吨,同比下降2.7%;镍铁产量约为40万吨,同比增长20%;钼铁产量约为2万吨,同比增长10%。从各类铁合金的产量变化可以看出,锰硅、硅锰、镍铁和钼铁等品种表现较好,主要受益于其较高的生产利润和出口需求;而硅铁和铬铁等品种表现较差,主要受制于其较低的生产利润和环保压力。
从地区分布来看,2023年上半年,中国主要的铁合金生产地区仍然集中在内蒙古、宁夏、新疆、四川、云南等地。其中,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硅铁生产基地,占全国硅铁产量的近40%;宁夏是中国最大的锰硅生产基地,占全国锰硅产量的近30%;新疆是中国最大的镍铁生产基地,占全国镍铁产量的近60%;四川是中国最大的硅锰生产基地,占全国硅锰产量的近40%;云南是中国最大的铬铁生产基地,占全国铬铁产量的近50%。这些地区的铁合金生产优势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低廉的电力成本和良好的地理位置。
展望2023年下半年,随着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的改善,钢材需求有望逐步回升,尤其是基建、汽车、机械等领域的用钢需求有望增长。这将带动铁合金需求的增加,尤其是硅铁、锰硅等钢铁用铁合金的需求。同时,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钢铁工业将加快低碳转型,提高钢材质量和附加值,这将促进高品质铁合金的需求,尤其是硅锰、镍铁、钼铁等特种铁合金的需求。此外,随着国际市场的复苏,中国铁合金出口也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尤其是对于欧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出口。
从供应方面来看,2023年下半年,中国铁合金产量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将有所放缓。一方面,受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部分地区仍将面临限电或停电的风险,尤其是在冬季用电高峰期。这将对铁合金生产造成一定的制约,尤其是对于高耗能、高排放的铁合金生产企业。另一方面,受成本上升和价格下降的影响,部分铁合金生产企业的生产利润将会下降,甚至出现亏损。这将导致部分铁合金生产企业减少或停止生产,尤其是对于中小型、低端、低效的铁合金生产企业。因此,2023年下半年,中国铁合金供应端将呈现出结构性优化和集中度提升的趋势。
综上所述,2023年下半年,中国铁合金供需两端都有望实现稳定增长,但增速将有所放缓。从供需平衡来看,预计2023年下半年中国铁合金市场整体将呈现出相对平衡或略偏紧的状态。不过,由于不同品种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部分品种和地区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在市场运行中需要注意各类铁合金之间以及各地区之间的价格差异和流动性差异。
二、价格方面
根据五矿期货发布的《铁合金 2023 年年度报告: 产能置换故事将告一段落,乐观预期 难照进现实》,2023年上半年,中国锰硅和硅铁价格呈现出震荡下行的走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钢材需求疲弱。受房地产行业走弱和宏观经济放缓的影响,钢材需求增长明显放缓,钢厂采购节奏有所调整,导致铁合金需求相对低迷。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粗钢产量为6.2亿吨,同比增长3.2%,增速较2022年同期的12.7%大幅下降。钢材消费量为5.8亿吨,同比增长2.8%,增速较2022年同期的9.6%也有所回落。
(2)铁合金供应过剩。受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限电或停电现象,影响了铁合金生产。但是,由于铁合金生产企业的产能置换进度较快,以及部分地区的电力供应相对充足,导致铁合金供应端仍然保持较高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硅铁产量为230万吨,同比下降8.7%;锰硅产量为450万吨,同比增长10.8%。从品种来看,锰硅供应明显过剩,而硅铁供应相对平衡。
(3)原材料价格上涨。受国际市场需求和汇率波动的影响,2023年上半年,铁合金原材料价格呈现出上涨趋势。根据五矿期货发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国内外锰矿价格分别上涨了15%和20%,国内外硅金属价格分别上涨了10%和12%,国内外铬矿价格分别上涨了8%和10%。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铁合金生产成本的增加,压缩了铁合金生产利润。
综合以上因素,2023年上半年,中国锰硅和硅铁价格呈现出震荡下行的走势。根据五矿期货发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锰硅价格从1月份的7800元/吨下跌到6月份的6500元/吨,跌幅达16.7%;中国硅铁价格从1月份的7000元/吨下跌到6月份的6200元/吨,跌幅达11.4%。
(1)钢材需求回升。随着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的改善,钢材需求有望逐步回升,尤其是基建、汽车、机械等领域的用钢需求有望增长。这将带动铁合金需求的增加,尤其是硅铁、锰硅等钢铁用铁合金的需求。
(2)铁合金供应收缩。随着能耗双控政策的进一步落实,部分地区仍将面临限电或停电的风险,尤其是在冬季用电高峰期。这将对铁合金生产造成一定的制约,尤其是对于高耗能、高排放的铁合金生产企业。同时,受成本上升和价格下降的影响,部分铁合金生产企业的生产利润将会下降,甚至出现亏损。这将导致部分铁合金生产企业减少或停止生产,尤其是对于中小型、低端、低效的铁合金生产企业。
(3)原材料价格稳定。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和汇率波动的平稳,2023年下半年,铁合金原材料价格有望保持相对稳定。根据五矿期货发布的预测,2023年下半年,国内外锰矿价格将分别维持在800元/吨和1000元/吨左右,国内外硅金属价格将分别维持在7000元/吨和8000元/吨左右,国内外铬矿价格将分别维持在4000元/吨和5000元/吨左右。原材料价格的稳定将有利于铁合金生产成本的控制,提升铁合金生产利润。
综合以上因素,2023年下半年,中国锰硅和硅铁价格有望出现反弹。根据五矿期货发布的预测,2023年下半年,中国锰硅价格将从6月份的6500元/吨上涨到12月份的7500元/吨,涨幅达15.4%;中国硅铁价格将从6月份的6200元/吨上涨到12月份的7000元/吨,涨幅达12.9%。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