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纤维市场有多大?2023年竹纤维行业市场发展空间分析
产业趋势 2023-11-14 06:40:27 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
竹纤维是一种从竹子中提取的纤维素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水性、耐磨性和染色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纸制品、建材装饰品、餐具和容器制品等领域。竹纤维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资源,符合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本文将从竹纤维的产量、进出口量、需求量和市场规模等方面,分析竹纤维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2022年我国竹纤维产量约为6.5万吨,同比增长5.7%。预计2024年我国竹纤维产量将增至7.2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1%。竹纤维产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竹资源的丰富性、竹纤维技术的进步、竹纤维产品的多样化和竹纤维市场的扩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竹资源国,有竹类植物39属837种,占世界竹子种类1642种的51%。2021年我国竹林面积为756.27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3.31%。2022年我国竹林产量达44.5亿根,同比增长10.3%。我国竹资源的丰富性为竹纤维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我国竹纤维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竹纤维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不断改进,竹纤维的质量和性能不断优化。目前,我国竹纤维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化学法,即通过化学溶剂将竹子中的纤维素溶解,再通过湿法纺丝制成竹纤维;另一种是生物法,即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竹子中的非纤维素成分降解,再通过机械法分离出竹纤维。化学法的优点是产量高、纤维细长、强度高,缺点是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生物法的优点是对环境友好、纤维保持竹子的天然特性,缺点是产量低、纤维粗短、强度低。目前,我国竹纤维的生产主要采用化学法,但也在积极探索生物法的改进和应用。
我国竹纤维产品的种类和用途不断丰富,竹纤维已经从单一的纺织品扩展到纸制品、建材装饰品、餐具和容器制品等领域。竹纤维纺织品包括竹纤维纱线、布料、服装、内衣、袜子、毛巾、床上用品等,具有柔软舒适、吸湿排汗、抗菌防臭、防紫外线等优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竹纤维纸制品包括竹纤维纸张、纸巾、卫生纸、纸尿裤等,具有强度高、柔韧性好、吸水性强、易降解等优点,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用纸。竹纤维建材装饰品包括竹纤维复合材料、竹纤维异型材料、竹纤维板材、竹纤维墙纸、竹纤维地毯等,具有轻质高强、隔音隔热、防火防霉、易加工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的建筑装饰材料。竹纤维餐具和容器制品包括竹纤维餐具、竹纤维杯碗、竹纤维盒罐、竹纤维瓶壶等,具有无毒无害、耐高温、耐酸碱、易清洗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卫生的餐饮用品。
二、竹纤维进出口量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的进出口总额为3.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出口额为2.85亿美元,同比增长13.2%;进口额为0.36亿美元,同比增长9.1%。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的进出口贸易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2022年,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出口的前十大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分别为日本、美国、韩国、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泰国和澳大利亚,占出口总额的82.4%。其中,亚洲国家或地区占出口总额的48.7%,欧洲国家或地区占出口总额的28.5%。这说明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在亚洲和欧洲市场有较高的认可度和竞争力。
(二)出口产品以纺织品为主,纸制品和餐具等新兴产品增长迅速。2022年,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出口的前五大类别分别为纺织品、纸制品、餐具和容器制品、建材装饰品和其他制品,占出口总额的98.6%。其中,纺织品占出口总额的76.8%,仍然是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出口的主要产品,但同比增长率仅为6.3%;纸制品占出口总额的10.2%,同比增长率高达40.1%;餐具和容器制品占出口总额的6.4%,同比增长率为32.4%。这说明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的出口结构正在优化,新兴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较大。
(三)进口市场主要来自亚洲和南美洲。2022年,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进口的前十大来源国家或地区分别为印度尼西亚、巴西、越南、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缅甸和老挝,占进口总额的96.7%。其中,亚洲国家或地区占进口总额的64.2%,南美洲国家或地区占进口总额的28.9%。这说明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的进口主要依赖于竹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四)进口产品以纺织品为主,建材装饰品和其他制品增长较快。2022年,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进口的前五大类别分别为纺织品、建材装饰品、餐具和容器制品、纸制品和其他制品,占进口总额的99.4%。其中,纺织品占进口总额的79.2%,仍然是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进口的主要产品,但同比增长率仅为4.7%;建材装饰品占进口总额的10.6%,同比增长率为25.3%;其他制品占进口总额的5.3%,同比增长率为36.8%。这说明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的进口结构也在优化,部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
三、竹纤维需求量和市场规模
2022年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的需求量约为7.1万吨,同比增长6.8%。预计2024年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将增至8.1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6%。竹纤维及其制品的需求量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绿色环保、天然健康的产品的偏好也越来越强。竹纤维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生物降解、无污染、无毒无害等特点,符合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因此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青睐。
(二)竹纤维产品的功能性和美观性的提升。竹纤维产品不仅具有环保健康的特点,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水性、耐磨性和染色性等功能性特点,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舒适性和实用性的需求。同时,竹纤维产品也具有独特的美观性,能够展现出竹子的自然风格和文化内涵,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审美性和个性化的需求。
(一)竹纤维产品的供给量的增加。随着竹纤维技术的进步和竹纤维产业的发展,竹纤维产品的供给量也在不断增加,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2022年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的供给量约为7.2万吨,同比增长6.3%。预计2024年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的供给量将增至8.2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5%。
(二)竹纤维产品的品牌和渠道的建设和拓展。随着竹纤维产业的竞争加剧,竹纤维产品的品牌和渠道的建设和拓展也成为竹纤维企业的重要战略。竹纤维企业通过加强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提升竹纤维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竹纤维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竹纤维企业通过拓展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渠道,增加竹纤维产品的覆盖面和接触面,扩大竹纤维产品的市场份额和消费群体。
(三)竹纤维产品的政策和社会的支持和促进。随着国家对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重视和推动,竹纤维产业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产业,得到了政策和社会的支持和促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国家竹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关于促进竹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为竹纤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保障。社会各界也对竹纤维产业给予了关注和赞誉,为竹纤维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和氛围。
四、竹纤维行业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综上所述,竹纤维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表明,竹纤维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竹纤维行业的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竹纤维产品的创新和多元化
竹纤维产品的创新和多元化是竹纤维行业的发展动力和方向。竹纤维企业应该不断研发新的竹纤维产品,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提高竹纤维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优势。竹纤维企业应该开拓新的竹纤维产品的应用领域,扩大竹纤维产品的市场空间,增加竹纤维产品的利用率和效益。例如,竹纤维可以用于制作医用纺织品、生物医药、化妆品、保健品等,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社会价值。
(二)竹纤维技术的进步和优化
竹纤维技术的进步和优化是竹纤维行业的发展基础和保障。竹纤维企业应该加强竹纤维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竹纤维技术的水平和效率,降低竹纤维技术的成本和风险。竹纤维企业应该优化竹纤维技术的工艺和设备,改善竹纤维技术的质量和性能,减少竹纤维技术的污染和浪费。例如,竹纤维可以通过生物法或物理法等新型的生产工艺,提高竹纤维的纯度和强度,减少竹纤维的化学残留和环境影响。
(三)竹纤维产业的规范和协调
竹纤维产业的规范和协调是竹纤维行业的发展秩序和条件。竹纤维企业应该遵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维护竹纤维产业的合法合规和公平竞争。竹纤维企业应该加强竹纤维产业的协作和联合,形成竹纤维产业的上下游和横向的合作机制,提升竹纤维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例如,竹纤维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竹纤维产业协会、竹纤维产业园区、竹纤维产业链等,实现竹纤维产业的资源共享和利益共赢。
综上所述,竹纤维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竹纤维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消费习惯的培育、竹纤维技术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竹纤维产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认可的增强等。竹纤维企业应该抓住竹纤维行业的发展机遇,克服竹纤维行业的发展障碍,努力推动竹纤维行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竹纤维产量
2022年我国竹纤维产量约为6.5万吨,同比增长5.7%。预计2024年我国竹纤维产量将增至7.2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1%。竹纤维产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竹资源的丰富性、竹纤维技术的进步、竹纤维产品的多样化和竹纤维市场的扩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竹资源国,有竹类植物39属837种,占世界竹子种类1642种的51%。2021年我国竹林面积为756.27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3.31%。2022年我国竹林产量达44.5亿根,同比增长10.3%。我国竹资源的丰富性为竹纤维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我国竹纤维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竹纤维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不断改进,竹纤维的质量和性能不断优化。目前,我国竹纤维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化学法,即通过化学溶剂将竹子中的纤维素溶解,再通过湿法纺丝制成竹纤维;另一种是生物法,即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竹子中的非纤维素成分降解,再通过机械法分离出竹纤维。化学法的优点是产量高、纤维细长、强度高,缺点是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生物法的优点是对环境友好、纤维保持竹子的天然特性,缺点是产量低、纤维粗短、强度低。目前,我国竹纤维的生产主要采用化学法,但也在积极探索生物法的改进和应用。
我国竹纤维产品的种类和用途不断丰富,竹纤维已经从单一的纺织品扩展到纸制品、建材装饰品、餐具和容器制品等领域。竹纤维纺织品包括竹纤维纱线、布料、服装、内衣、袜子、毛巾、床上用品等,具有柔软舒适、吸湿排汗、抗菌防臭、防紫外线等优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竹纤维纸制品包括竹纤维纸张、纸巾、卫生纸、纸尿裤等,具有强度高、柔韧性好、吸水性强、易降解等优点,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用纸。竹纤维建材装饰品包括竹纤维复合材料、竹纤维异型材料、竹纤维板材、竹纤维墙纸、竹纤维地毯等,具有轻质高强、隔音隔热、防火防霉、易加工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的建筑装饰材料。竹纤维餐具和容器制品包括竹纤维餐具、竹纤维杯碗、竹纤维盒罐、竹纤维瓶壶等,具有无毒无害、耐高温、耐酸碱、易清洗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卫生的餐饮用品。
二、竹纤维进出口量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的进出口总额为3.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出口额为2.85亿美元,同比增长13.2%;进口额为0.36亿美元,同比增长9.1%。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的进出口贸易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2022年,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出口的前十大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分别为日本、美国、韩国、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泰国和澳大利亚,占出口总额的82.4%。其中,亚洲国家或地区占出口总额的48.7%,欧洲国家或地区占出口总额的28.5%。这说明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在亚洲和欧洲市场有较高的认可度和竞争力。
(二)出口产品以纺织品为主,纸制品和餐具等新兴产品增长迅速。2022年,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出口的前五大类别分别为纺织品、纸制品、餐具和容器制品、建材装饰品和其他制品,占出口总额的98.6%。其中,纺织品占出口总额的76.8%,仍然是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出口的主要产品,但同比增长率仅为6.3%;纸制品占出口总额的10.2%,同比增长率高达40.1%;餐具和容器制品占出口总额的6.4%,同比增长率为32.4%。这说明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的出口结构正在优化,新兴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较大。
(三)进口市场主要来自亚洲和南美洲。2022年,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进口的前十大来源国家或地区分别为印度尼西亚、巴西、越南、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缅甸和老挝,占进口总额的96.7%。其中,亚洲国家或地区占进口总额的64.2%,南美洲国家或地区占进口总额的28.9%。这说明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的进口主要依赖于竹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四)进口产品以纺织品为主,建材装饰品和其他制品增长较快。2022年,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进口的前五大类别分别为纺织品、建材装饰品、餐具和容器制品、纸制品和其他制品,占进口总额的99.4%。其中,纺织品占进口总额的79.2%,仍然是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进口的主要产品,但同比增长率仅为4.7%;建材装饰品占进口总额的10.6%,同比增长率为25.3%;其他制品占进口总额的5.3%,同比增长率为36.8%。这说明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的进口结构也在优化,部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
三、竹纤维需求量和市场规模
2022年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的需求量约为7.1万吨,同比增长6.8%。预计2024年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将增至8.1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6%。竹纤维及其制品的需求量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绿色环保、天然健康的产品的偏好也越来越强。竹纤维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生物降解、无污染、无毒无害等特点,符合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因此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青睐。
(二)竹纤维产品的功能性和美观性的提升。竹纤维产品不仅具有环保健康的特点,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水性、耐磨性和染色性等功能性特点,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舒适性和实用性的需求。同时,竹纤维产品也具有独特的美观性,能够展现出竹子的自然风格和文化内涵,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审美性和个性化的需求。
(三)竹纤维产品的价格和性价比的优势。竹纤维产品的价格相对于其他同类产品,如棉、麻、丝、毛等,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同时,竹纤维产品的性价比也较高,能够为消费者带来较高的满意度和忠诚度。2022年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的市场规模约为28.4亿元,同比增长7.2%。预计2024年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的市场规模将增至32.4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6%。
竹纤维及其制品的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竹纤维产品的供给量的增加。随着竹纤维技术的进步和竹纤维产业的发展,竹纤维产品的供给量也在不断增加,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2022年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的供给量约为7.2万吨,同比增长6.3%。预计2024年我国竹纤维及其制品的供给量将增至8.2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5%。
(二)竹纤维产品的品牌和渠道的建设和拓展。随着竹纤维产业的竞争加剧,竹纤维产品的品牌和渠道的建设和拓展也成为竹纤维企业的重要战略。竹纤维企业通过加强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提升竹纤维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竹纤维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竹纤维企业通过拓展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渠道,增加竹纤维产品的覆盖面和接触面,扩大竹纤维产品的市场份额和消费群体。
(三)竹纤维产品的政策和社会的支持和促进。随着国家对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重视和推动,竹纤维产业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产业,得到了政策和社会的支持和促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国家竹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关于促进竹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为竹纤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保障。社会各界也对竹纤维产业给予了关注和赞誉,为竹纤维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和氛围。
四、竹纤维行业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综上所述,竹纤维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表明,竹纤维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竹纤维行业的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竹纤维产品的创新和多元化
竹纤维产品的创新和多元化是竹纤维行业的发展动力和方向。竹纤维企业应该不断研发新的竹纤维产品,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提高竹纤维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优势。竹纤维企业应该开拓新的竹纤维产品的应用领域,扩大竹纤维产品的市场空间,增加竹纤维产品的利用率和效益。例如,竹纤维可以用于制作医用纺织品、生物医药、化妆品、保健品等,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社会价值。
(二)竹纤维技术的进步和优化
竹纤维技术的进步和优化是竹纤维行业的发展基础和保障。竹纤维企业应该加强竹纤维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竹纤维技术的水平和效率,降低竹纤维技术的成本和风险。竹纤维企业应该优化竹纤维技术的工艺和设备,改善竹纤维技术的质量和性能,减少竹纤维技术的污染和浪费。例如,竹纤维可以通过生物法或物理法等新型的生产工艺,提高竹纤维的纯度和强度,减少竹纤维的化学残留和环境影响。
(三)竹纤维产业的规范和协调
竹纤维产业的规范和协调是竹纤维行业的发展秩序和条件。竹纤维企业应该遵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维护竹纤维产业的合法合规和公平竞争。竹纤维企业应该加强竹纤维产业的协作和联合,形成竹纤维产业的上下游和横向的合作机制,提升竹纤维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例如,竹纤维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竹纤维产业协会、竹纤维产业园区、竹纤维产业链等,实现竹纤维产业的资源共享和利益共赢。
综上所述,竹纤维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竹纤维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消费习惯的培育、竹纤维技术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竹纤维产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认可的增强等。竹纤维企业应该抓住竹纤维行业的发展机遇,克服竹纤维行业的发展障碍,努力推动竹纤维行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