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菠萝产业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分析
菠萝属凤梨科,又称凤梨、番梨和黄梨等,是世界热区重要的水果之一。菠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C等,不仅鲜食风味独特,加工后的罐头、菠萝汁等也别具特色。另外,菠萝中还可以提取柠檬酸、酒精,特别是蛋白酶,在医药、化工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得益于菠萝育种行业的不断发展、品种的优化、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单产水平的提升,2012~2022年,中国菠萝产量逐年增加,由119.16万吨增加至200.35万吨,近10年间增长了81.19万吨,增幅约68.1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3%;同比较2021年的188.59万吨增长了11.76万吨,增幅约6.24%。
主要产区:广东、海南、云南、广西、福建
近年来,全国菠萝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左右,2021年,广东省菠萝种植面积接近60万亩,在全国菠萝种植面积的比重接近60%,常年稳居全国第一位;海南省菠萝种植面积在23万亩左右,在全国菠萝种植面积的比重超过20%,常年位列全国第二位;云南省菠萝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在全国菠萝种植面积的比重超过10%,常年位列全国第三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菠萝种植面积常年在1万亩左右,在全国菠萝种植面积的比重接近5%,常年位列全国第四位;其余产区菠萝种植面积在全国所占比重不到2%。
具体来看,2022年,广东省菠萝产量占全国波萝产量的64.64%,海南省菠萝产量占全国菠萝产量的25.77%,云南省菠萝产量占全国菠萝产量的6.96%,广西壮族自治区菠萝产量占全国菠萝产量的1.74%,福建省菠萝产量占全国菠萝产量的0.89%。
菠萝产业主要问题
1、新品种应用推广慢,品种结构仍很单一
我国菠萝品种结构单一,这一问题在湛江徐闻显得尤为突出,约95%是“巴厘”品种。
2、种植技术研推体系不健全
种植技术研推体系不健全也是菠萝产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菠萝种植历史悠久,但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体系尚不完善,导致种植效率和技术水平难以提升,影响了菠萝的产量和质量。
3、加工及种植机械化水平低
加工及种植机械化水平低是菠萝产业发展的另一个瓶颈。目前,菠萝的加工和种植过程仍然依赖大量的人工操作,机械化水平较低,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1、提升种植技术和品种改良
随着种植技术的提升和品种的改良,菠萝的产量和品质均有所提升。未来,菠萝的产量有望进一步增加,同时,新兴产区的崛起也将为菠萝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2、深加工领域的拓展
菠萝的深加工领域将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消费者对菠萝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不仅限于鲜食,还包括菠萝罐头、菠萝汁等加工产品。深加工领域的拓展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推动菠萝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3、市场需求的多样化
菠萝市场需求旺盛,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多样化的食用方式及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菠萝及其加工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4、对外贸易的扩大
中国菠萝国际贸易以进口为主,主要进口自菲律宾,主要出口销往地为俄罗斯。未来,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菠萝的国际市场也将进一步拓展。
5、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
通过自主研发精准农业信息数据化管理系统,构建凤梨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的精准管控和高效运行。这不仅能提升菠萝的质量,还能增强品牌影响力,推动菠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