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土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分析
稀土并不是土,而是一种稀有金属。稀土(Rareearth)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稀土矿在地壳中主要以矿物形式存在。稀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应用领域
有着“工业维生素”之称的稀土,是国家发展高新技术的关键元素和国防工业中不可替代的稀有原材料,被各国视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
因稀土元素具有丰富的磁、光、电等特性,可用于永磁、催化、储氢、抛光、精密陶瓷、荧光、激光、光导纤维等材料。
另外由于稀土独特的电子层结构和耐热特性,使其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军工、电子信息等领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产业链分析
稀土产业链包括上游的稀土矿石开采和冶炼分离、中游的稀土深加工以及下游的稀土应用。上游环节是产业链的基础,中游环节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关键,下游环节则是实现稀土价值的重要领域。上游的稀土矿开采与冶炼分离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等北方地区和江西赣州等南方地区。中游的稀土材料精深加工包括稀土永磁、催化、发光材料等,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下游应用涉及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稀土市场的需求受到供给与需求结构、政策与监管、技术进步与国际形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尽管近期全球经济走弱的趋势有所放缓,但我国经济运行态势平稳,稀土市场仍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2024年上半年,我国稀土冶炼产品出口总量约3.04万吨,同比增加9.53%,出口金额约19.65亿元,同比减少40.74%。
行业政策
《2023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关键基础材料领域:高纯稀有金属材料、高品质特殊钢材、高性能陶瓷、高性能纤维材料、增材制造材料等关键基础材料标准。专用水泥、特种玻璃、再生塑料、特种分离膜以及高性能稀土磁性、催化、储氢材料等标准。
《关于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稀土、放射性矿产勘查开采项目或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可以协议方式向特定主体出让矿业权。自然资源部协议出让矿业权应当征求省级人民政府意见,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协议出让矿业权须报请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同意。
《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增强创新发展能力。聚焦新能源、稀土新材料、煤基新材料、石墨烯、氢能、生物制药、生物育种、草业等优势领域,布局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持呼包鄂按程序申请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推动建设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研究支持创建稀土新材料、草种业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新材料领域,开展共伴生矿与尾矿集约化利用、工业固废规模化利用、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等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升稀土、稀有金属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
我国在稀土产业的技术方面有着较强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国内企业如北方稀土等正在通过降低成本和垂直整合,保持在全球稀土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2、市场需求增长
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和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有望实现新的增长点,持续带动产业维持较高增速。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构成了增长的基本盘,往后看工业电机和人形机器人有望实现新的增长点。
3、政策影响
随着《稀土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主要稀土产品价格有望回归至相对合理区间4。此外,全球宏观经济恢复乏力和国际地缘冲突加剧大环境下,稀土市场仍面临一定压力。
未来发展方向
1、高技术、高附加值、精细化方向
稀土生产结构不断优化,产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精细化方向转变。以永磁、发光、储氢、液晶抛光等为代表的稀土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
2、应用领域的扩展
稀土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应用水平明显提高。稀土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应用逐渐成为重点,如永磁、储氢、发光、催化和抛光材料等领域。此外,稀土在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农轻纺等传统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3、科技进步和装备水平提升
稀土工业冶炼分离、新材料、深加工和应用领域的科技进步加快,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例如,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技术、非皂化萃取分离技术的应用,以及电还原法制备高纯氧化铕设备、熔盐电解装备、稀土金属蒸馏炉等大型专用设备的开发成功,大大提高了稀土冶炼加工的技术装备水平。
4、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
稀土矿开采和冶炼分离生产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例如,原地浸矿技术和非皂化萃取分离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