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灯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短板分析
无极灯是一种磁能灯,是综合应用光学、功率电子学、等离子体学、磁性材料学等领域最新科技成果研制开发出来的高新技术产品,是一种代表照明技术高光效、长寿命、高显色性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型光源。
在中国的电力能源消耗结构中,建筑、市政和交通照明占据显著份额,对高效、低成本且寿命长的照明光源有着强烈需求。无极灯的出现恰巧满足了这一市场空白,尤其在国家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政策背景下,其推广价值日益凸显。
在各国,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正在被替换,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早已启动淘汰计划。中国也于2011年发布了白炽灯淘汰路线图,LED照明产业规模稳步扩大,逐步占据照明行业的主流地位。
同时,政府对节能减排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推动了无极灯的发展。
如《“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利用“以旧换新”等方式,继续推广高效照明、节能空调、节能冰箱、节水洗衣机等绿色智能家电产品。
《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提高长寿命、高效率的LED技术水平,推动新型半导体照明产品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领域应用,发展绿色照明、健康照明。
《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加快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节水降碳改造,推广先进高效照明、空调、电梯等设备。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积极推动高效节能固态照明产品及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制造。
《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结合节能降碳的新形势、新要求,对标国内、国际先进水平,明确了照明器具、家用电器、工业设备等6大类43种用能产品设备能效要求。
在这些政策的作用下,无极灯市场将得到快速发展。
市场规模及预测
2023年全球无极灯市场规模为162.8亿元人民币。此外,2023年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达到了237.28亿美元,预计将以3.75%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至2030年,达到283.39亿美元。
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3年市场规模为54.54亿美元,占全球的22.99%,预计2030年将达到66.92亿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23.61%。
竞争格局分析
中国内部无电极灯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较高。前五大企业占据了70%以
上的市场份额,分别是:
1、飞利浦(Philips):市场份额为25%,销售额达到30亿元人民币。飞利浦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优势,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2、欧普照明(Opple Lighting):市场份额为18%,销售额达到21.6亿元人民币。欧普照明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逐步缩小了与飞利浦的差距。
3、雷士照明(NVCLighting):市场份额为15%,销售额达到18亿元人民币。雷士照明在商业照明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4、三雄极光(Sanxiong Jiguang):市场份额为9%,销售额达到10.8亿元人民币。三雄极光通过与多家知名房地产开发商的合作,成功打入高端住宅市场。
5、阳光照明(Sunlight Lighting):市场份额为8%,销售额达到9.6亿元人民币。阳光照明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具有较强的渠道优势,市场份额稳步增长。
除了上述五大企业外,市场上还有一批中小企业积极参与竞争。这些企业在特定细分市场或区域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整体市场份额相对较小。2023年,中小企业合计市场份额约为30%,销售额达到36亿元人民币。
行业短板分析
1、价格仍然高昂
与传统照明设备相比,无极灯的价格较高。这使得一些消费者对于其购买意愿不高,也限制了无极灯在普及方面的进展。
2、品质参差不齐
市场上存在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无极灯产品,其中一些低端产品存在亮度不足、色温不匹配等问题,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信任度。
3、光线分布和色彩还原等性能仍需改进
目前许多无极灯的光线分布还不够均匀,同时色彩还原的效果仍有待提高,这也限制了其在一些专业领域的应用。
4、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建设仍需加强
当前无极灯技术尚未达到完全成熟阶段,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优化。此外,相关标准和规范也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5、竞争压力持续加大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无极灯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加大。一些小型企业面临着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困难,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合理的市场策略来提高市场占有率。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