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用材料广泛的应用领域决定了其巨大的市场容量
生物医用材料(BiomedicalMaterials),也称生物材料(Biomaterials),是指以医疗为目的,用于与生命系统接触和发生相互作用的,并能对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诊断治疗,替换修复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一类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功能材料。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1、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是医疗保健主要消费者,给生物医用材料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22.5%。年老体迈不断引发身体组织和器官病变,治疗需求催生大量的生物医用材料制品。
2、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促使中国交通、体育事业快速发展,推动了绷带、人工骨、骨折术内钢板等生物医用材料的需求量上升。伴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通过运动改善身体素质的群众日益增多。运动是把“双刃剑”,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会带来运动损伤风险。最近五年因运动受伤去看骨科门诊的患者人数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加,运动损伤手术逐年增加,受伤人群以25-40岁的中青年为主。运动损伤推动骨钉材料、石膏板等生物医用材料的需求量增加,给中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
3、中国生物医用材料多次出现在“十四五”等战略规划中,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之一。例如2021年科技部发布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提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纳入重点专项,并于2023年4月启动相关项目。
4、生物医用材料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竞品少、替代性低等性质决定其在医疗卫生领域重要的地位:生物医用材料品种繁多,可广泛应用在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包括软组织、硬组织、心血管、血液等多个领域。生物医用材料广泛的应用领域决定了其巨大的市场容量。
5、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在材料研发、制备工艺和应用技术方面持续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功能性能。纳米技术、生物活性材料、药物控释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分析
全球市场规模
根据相关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已达4235亿美元(另有数据显示为1235.2亿美元),同比增长9.66%。预计到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
中国市场规模
中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过去六年,中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982.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60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69%。预计未来六年,中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将以22.27%的复合增速高速增长,到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1600亿元。
全球趋势
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近五年复合增速达到12.24%。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市场规模将以较高的复合增长率保持稳健增长。
中国趋势
中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市场潜力巨大,预计未来六年将以22.27%的复合增速高速增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前景。
行业挑战分析
1、技术挑战
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包括材料科学、生物学、医学等。尽管生物医用材料在多个医疗领域有广泛应用,但其研发过程复杂且成本高昂,通常需要10-15年时间,且成功率较低。此外,部分生物医用材料在生理环境中可能引发免疫反应或排异反应,需要进行严格的生物相容性测试。
2、市场挑战
尽管生物医用材料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但部分高附加值的生物医用材料市场仍被进口材料占据,反映出国内企业在创新能力上的不足。此外,生产成本较高,可能导致医疗费用增加,影响材料的广泛应用。
3、法规挑战
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面临一定的技术挑战和法规限制,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和测试,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市场竞争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内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满足客户需求。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