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业发展背景、行业政策及未来趋势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增强,物流市场需求也随之扩大。铁路运输作为基本运输手段之一,在我国日益壮大的物流市场中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22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47.6万亿元,同比增长3.7%。铁路行业的市场需求不仅来自于货物运输,还包括旅客运输。2023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同比增长11.7%。
政策环境分析
国家层面
铁路是现代主要的陆上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四五”时期,国家相关部门从标准体系建设、科技创新、计量科技、旅客运输、专用设备等多个领域持续出台铁路行业相关政策。
2021年12月颁布的《“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到2025年,铁路创新能力、科技实力进一步提升,技术装备更加先进适用,工程建造技术持续领先,运输服务技术水平显著增强,智能铁路技术全面突破,安全保障技术明显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广泛应用,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总体技术水平世界领先。
2021年12月颁布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到,到2025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万公里。
2021年12月颁布的《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提到,到2025年,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全国铁路和水路货运里比2020年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集装箱铁水联运里年均增长15%以上。
2022年4月颁布的《铁路计里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到,1)到2025年,计量科技创新研究成果在铁路计里得到广泛应用,铁路计里测试技术能力进一步提高,智能化、自动化的铁路计里标准逐步建立,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持续完善。2)到2035年,计量科技创新研究成果在铁路计量的应用更加广泛,铁路计量测试技术能力显著提高,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更加完善。
省市层面
云南省——《云南省加快建设交通强省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到2027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6000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1600公里左右,普速铁路4400公里左右。
浙江省——《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实施铁路建设“345”行动计划,即建设铁路3000公里、完成投资4000亿元、运营里程达到5000公里,铁路县(市)覆盖率达到86%。
广东省——《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到2025年,铁路客运里达到6.80亿人,货运里达到1.2亿吨,运营里程达到6500公里,其中高铁为3600公里。
福建省——《福建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专项规划》到2025年,铁路营业里程超5000公里,其中高快速铁路营业里程约2500公里。
上海市——《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重点加快市域(郊)铁路骨架建设,持续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轨道交通市区线和市域(郊)铁路运营总里程达960公里。
行业壁垒分析
铁路行业的进入壁垒主要包括经济性进入壁垒和非经济性进入壁垒。
经济性进入壁垒
绝对成本优势:铁路行业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包括土地征用、轨道铺设、车辆购置等,这些都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此外,铁路运营过程中的维护和更新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
规模经济:铁路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显著,大型企业可以通过大规模生产和运营来降低单位成本。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达到这样的规模,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必要资本量:铁路项目的投资规模巨大,新进入者需要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才能进入市场。此外,铁路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和设备,这也增加了进入门槛。
产品差异化:铁路运输服务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特性,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时间内提供与现有企业相同质量的服务,从而难以与现有企业竞争。
非经济性进入壁垒
制度性壁垒:政府对铁路行业的管制和许可制度构成了重要的制度性壁垒。新进入者需要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和许可,这增加了进入市场的难度。
战略性壁垒:现有企业可能会采取各种策略来阻止新进入者,例如通过游说政府制定不利于新进入者的政策、建立行业联盟等。
产业特性壁垒:铁路行业的建设和运营涉及到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新进入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来获取这些知识和技术,从而增加了进入市场的难度。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市场规模和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其中高铁达到4.5万公里。预计2024年全年铁路投资额将突破8000亿元,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稳定在8000亿元左右。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发展:铁路行业正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发展。例如,复兴号动车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等技术的成功研制和应用,标志着中国铁路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未来,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普及,预计到2030年,将有超过50%的工程项目实现智能化施工。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铁路行业的发展,如《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随着居民出行恢复常态和国内旅游的兴起,铁路客运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公转铁”政策促进了铁路货运需求的增长。
区域发展重点:未来十年,中国铁路建设将聚焦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区段,实现区域间高效联通。预计到2030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突破1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将达到5.6万公里。
国际市场拓展:铁路建设行业还在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和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寻找新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尤其是在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强劲增长为铁路建设提供了机会。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