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养老服务圈模式可行?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表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在今年两会期间拟提出有关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建议。他建议,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
老有所养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按照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的划分标准,我国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阶段。
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理应跟上相应的步伐。目前,我国依然以居家养老为主,这一方面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家庭观念,另一方面也与当前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现状有关。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美好的晚年生活往往与子孙绕膝、天伦之乐等家庭场景联系在一起。但是,居家养老面临着较多的现实难处,独生子女照护老人的压力增大,照护专业性也不足。这就急需社会养老资源的补充和支持。
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可以兼顾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也更具有专业性和可操作性。正如甘华田委员所说,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结合家庭照顾和社区服务的养老模式,能够满足老年人对家庭温暖和社区支持的双重需求。
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并非凭空想象。早在2021年,商务部发布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就提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应包括养老或托育站点等类公益性商业设施。各地也纷纷结合实际,推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等概念,均将养老设施建设、养老服务供给作为重要内容。可以说,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是千家万户的殷殷期盼,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多元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定会让他们拥有美好的晚年时光。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