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园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调研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65502亿元,比上年增加1698亿元,增长1.0%。其中,文化服务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4401亿元和2916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7%和3.0%;文化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51932亿元,比上年下降1.1%。分领域看,文化核心领域和文化相关领域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3403亿元和6209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和1.0%。分区域看,东部、中部、东北地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0700亿元、26525亿元和172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1.8%和0.3%;西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16552亿元,比上年下降1.1%。
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但增速放缓,结构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这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有关。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文化消费需求受到抑制,文化市场主体经营困难,文化产业发展遭遇挑战;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深入发展,文化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文化创新活力不断释放,文化产业发展也迎来新的机遇。
为了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2021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推动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创新发展、发展动能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包括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意见,到2025年,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达到50家左右,规模优势和集聚效应更加显现,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不断提高创建水平,形成高质量的创建梯队;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对区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整体布局更加优化,创新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集群,促进区域资源要素配置更加合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成为推动各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从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来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 一是以创新为驱动,加快文化新业态的发展。文化新业态是指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以创意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以用户为导向,以价值为目标的文化产业新形态、新模式、新产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010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快于全部文化产业5.7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行业营业收入占全部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30.3%,占比首次突破30%,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的发展壮大有力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将进一步加强创新要素的聚合,优化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推动文化新业态的创新应用和融合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 二是以特色为引领,打造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集聚相关产业、企业、人才、资源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发展的集中区域。文化产业集群是文化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产业园区的重要发展目标。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将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探索形成区域特征明显、行业特色鲜明的发展模式,防止盲目投入和低水平、同质化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将围绕产业链、创新链选商育企,聚合上下游企业及关联业态,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园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
- 三是以服务为支撑,提升文化产业园区的运营管理水平。文化产业园区的运营管理水平是衡量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文化产业园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将推动园区运营管理方式由“房东型”向服务型转变,建立入驻文化企业需求定期调研机制,不断优化服务内容,继续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满足入驻文化企业的多元化需求,促进文化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将加强园区的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升园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文化人才、文化项目、文化资本等要素资源的流入,增强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 四是以开放为导向,拓展文化产业园区的合作空间。文化产业园区的开放性是指文化产业园区与外部环境的互动程度,包括与其他文化产业园区、其他产业园区、其他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文化产业园区的开放性是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目标。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将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战略和规划,对接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项目和平台,拓展园区的发展空间和影响范围。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将加强与其他文化产业园区的联动和协作,形成互补互助、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将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理念、技术、产品、资本等,输出中国优秀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模式等,提升园区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