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实现商业保险和基本医保差异化发展,促其形成良性互动
由于缺乏相应数据支撑,加上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保险公司很难真实掌握参保人生病就医的真实状况。这使得商业健康险在产品设计、定价、风控和市场扩展等关键环节存在堵点。基于现有数据,保险公司往往采取保守的定价策略和严格的核保标准,这导致商业健康险覆盖范围较为狭窄,免责条款繁多,已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和老年群体很难获得需要的保障,再加上与基本医保保障覆盖范围重叠,商业保险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如果商业健康险没有足够的创新空间,并且持续保持较低的赔付率,参保人买得起但用不上,会降低参保人的获得感,进而影响产品的续保,最终也会限制商业健康保险未来的增长空间。
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扩大健康保险覆盖面。丰富商业医疗保险产品形式,推动就医费用快速结算。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应用纳入保障范围。
随着医疗和医保数据稳步开放,保险公司能够降低核保成本,稳步提升赔付水平,推动实现商业保险和基本医保差异化发展,促进商保市场与基本医保形成积极正向的良性互动。日前,上海、浙江等地已开始探索医保数据对商业保险开放共享机制,并试点参保人就医后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一站式结算。随着对医疗和医保数据的深入挖掘,保险公司可以更准确预测疾病发生率,掌握医疗服务的使用情况和相关费用,并在产品设计时进行精准定价和风险评估,进而将越来越多的创新产品纳入保障责任,提升公众健康水平。
不过,由于各地医疗水平和疾病发生率具有较大差异,医疗数据本身也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这给数据挖掘使用带来了挑战。此外,由于医疗和医保数据关系社会民生,数据开放的前提依然是保障公众隐私和数据安全。因此,医保和医疗数据的开放仍然需要稳步推进,建立更完备的免责和激励机制,让医保部门、医疗机构、保险公司和医药企业等各方在数据共享中找准各自定位,共同为保障公众健康努力。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