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国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近8万条、线路长度超过170万公里
11月14日,交通运输部在浙江省杭州市组织召开全国城市交通工作现场会,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紧紧围绕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推动城市交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形成,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落地落实,公众出行服务供给更加多元,城市交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人民群众城市交通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截至目前,全国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近8万条、线路长度超过170万公里、公交专用道突破2万公里,全国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13条、运营里程10455公里。公交车绿色化水平大幅提升,全国新能源公交车数量达到55.4万辆,占比达81.2%。城市绿色出行环境不断优化,交通运输部等12个部门印发《绿色出行行动计划》,97个城市创建考核达标,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以上,绿色出行服务满意率超过80%。
全国117个城市参与国家公交都市创建,74个城市被授予“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国家公交都市建设成效显著。《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公交优先发展政策保障持续强化。城市公共汽电车服务模式持续创新。各地统筹推进常规公交、微循环公交、定制公交等服务发展,构建“快干支微”公交出行服务体系。成都投入33条准点公交,将到站时间误差控制在30秒内。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正点率达到99%以上。多地推出车厢拥挤度指示、“强冷弱冷”车厢等人性化服务举措,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乘车环境。
稳步推进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权和价格改革,持续探索出租汽车巡网协同发展模式。网约车合规化运营水平稳步提高,聚合平台经营行为持续规范,杭州、广州、深圳、厦门等城市网约车合规率接近100%。共享单车和小微型客车租赁有序发展,全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投放约1250万辆,覆盖410余个城市,日均服务约2500万人次;河北、辽宁、江苏等25个省份将汽车租赁纳入地方法规。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各地累计打造4400余条敬老爱老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适老化改造近1.3万个公交站台,推广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交车超过12万辆。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均已开通“爱心预约”乘车服务,打造运营服务品牌线路24条。180余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通95128电话约车服务,各主要网约车平台在300余个城市上线“一键叫车”服务,累计为1650万老年人提供出行服务超过1.8亿单。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出台,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制度体系基本建成。城市货运服务更加绿色经济,截至2023年底,77个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城市累计新增新能源物流配送车约32万辆,保有量超过53万辆。累计建成645个出租汽车司机小站,从业人员权益保障持续强化。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