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增长到460万公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9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白皮书。
农村公路是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交通方式,对于服务农民出行、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公路进入崭新发展阶段。在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重要指示的指引下,通过创新体制、完善政策,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持续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农村公路的覆盖范围、通达深度、管养水平、服务能力、安全韧性显著提高。截至2023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增长到460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4.6%,形成了“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带动了农村地区整体面貌发生巨变。其中,县道、乡道、村道里程分别达到70万公里、124万公里、266万公里。农村公路桥梁达到53万座、隧道2222座。形成了一张县道沟通城乡、乡道往来交织、村道抵田连户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截至2023年底,农村公路等级路里程及比例分别达到445万公里和96.8%,铺装路面里程及比例分别达到422万公里和91.8%,十年间分别提高了11.9个百分点、27.2个百分点。
实现了具备条件的约3万个乡镇、超过50万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专栏1)。有序实施了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旅游景点、产业园区、资源矿产等农村地区主要经济节点的通硬化路问题基本解决。
秉持“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的理念,坚持科学养护和全面养护相结合,从提升路况、保障安全、绿化美化等重点入手,持续提升养护效能,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
农村公路养护成效显著,路况水平、安全水平显著提升,路域环境更加美观,农民群众出行越来越顺畅、越来越安全、越来越舒心。
路况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持续加大养护投入,全面开展日常养护,大力实施养护工程,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年均比例超5%。十年来,累计实施修复养护工程184万公里,优良中等路率从79%上升至91.1%,基本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
不断加强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强化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农村公路本质安全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2023年农村公路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交通事故起数比2013年下降36.5%,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交通事故起数比2013年下降85.7%。
扎实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洁化、绿化、美化,农村公路实现“路田分家”99万公里、“路宅分家”62万公里,农村公路更加整洁、美丽。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