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累计调水767亿立方米,支撑北方地区超过16万亿元GDP增长
今年是中国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中国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12日在北京表示,工程累计调水767亿立方米,支撑了北方地区超过16万亿元人民币的GDP(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在当天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王道席介绍,作为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南水北调工程从战略上、全局上优化了中国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截至目前,工程已累计调水超过了767亿立方米,沿线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保证率显著提升,有力改善了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王道席表示,十年来,工程供水区域不断延伸,惠及沿线45座大中城市、1.85亿人。随着受水区配套工程不断完善,受益范围正由大中城市向农村地区拓展,受益人口也逐年增加。十年来,东线工程的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中线工程保持在Ⅱ类及以上。通过水源置换和生态补水等综合措施,华北地区的地下水水位总体得到回升,一大批河流和湖泊重现生机。
“东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沿线湖泊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南四湖跻身全国水质优良湖泊的行列,‘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也重返南四湖定居,这说明南四湖湖泊水质的改善。”王道席说。
王道席表示,在畅通南北经济循环方面,工程将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优势转化为北方地区的发展优势,北方重要经济发展区、粮食主产区、能源基地生产的商品、粮食、能源等产品通过交通网、电网输送到全国各地,促进了各类生产要素在中国南北方的优化配置。
“我们正加快总体规划修编,高质量推进后续工程建设。”王道席表示,《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修编目前取得了积极进展,中线后续引江补汉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同时,积极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前期工作,做好东中线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各项准备。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